姑苏老年网

七品知县祭田宴农

□薛利华

加入时间:2010-1-29 9:47:48    点击:1072


    自古以来,在人们的心目中似乎只有百姓设宴请官,而没有听说县官设宴请民的事。然而,在清乾隆十二年(1747)的初春,东山地方上就有过知县老爷设宴请农民吃酒之事,一时被传为佳话。

    苏城西南角的太湖里有东山西山两座岛,常年累月两山农民解粮(交农业税)都要经过太湖把粮送到吴县入库。交粮税都在冬季,不是冰冻便是大风,给交粮带来很多不便。乾隆十一年冬,受江苏巡抚陈大受报告,要求将东西山之税粮归太湖厅征收,乾隆帝准奏。吴县县衙是巴不得马上实施,因为以往东西山的粮税没有一年交足的,总算可以把此包袱甩了。

    按照田亩数,东西山应征漕银5294两,米5782石。东西山多为山地,粮田本来不多,山民且又习惯从商种果,以往因过湖交粮有诸多不便,几乎年年都不能按时交纳交足。如今归太湖厅征收,5000多石税粮从何处征?农民急了,太湖厅官老爷更急。时任太湖厅同知高延献举人出身,河北元城(今天名)人氏,乾隆六年到任。为了完成就地征粮任务,他动了不少脑筋,多次与当地绅士们商议,但终无全策。最后他决定还是要靠当地老百姓,于是就想到祭田宴农的方法来。他起草了一份祭田宴农的告示交文书写后张贴在茶馆酒楼和市桥堍等公共场所,昭告百姓。告示大意说,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决定在元宵节那天在东山岳字圩荡田举行祭田劝农盛宴,希望相互转告欢迎出席。

    告示一出,百姓们惊喜之余,又半信半疑。“劝农”本是地方长官的职责,往往只不过是走走过场,这次由高知县出面设宴劝农倒是头一回遇到的新鲜事,因为按照当时衙门的规矩,县府没有这笔开支,高知县只能自掏腰包。为了保证这次祭田劝农活动成功举行,他又多次亲自走访岳字圩农户,了解春耕情况和历年来的收成,动员他们在元宵节那天务必赴宴。并事先定好了十桌和菜,十二甏状元红,还抽了三名文职人员和九名杂工到田场头去接待宾客。

    正月十五日上午,岳字圩热闹非凡,又是锣鼓,又是鞭炮,四面八方的老百姓涌来。高知县见状,又差人速去增添六桌和菜和六甏黄酒。席上,高知县倒好六杯酒,三杯敬天三杯敬地,又举杯向大家致敬以示慰劳。随后他伸出右手,把手指伸到冻裂的田缝中,告诫大家务必要以农为本,上山植果下田种粮,湖里捕鱼,合理安排,靠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百姓们听了高知县一席诚恳真挚的话深受感动,纷纷表示一定要安心务农,按时完成国家的税粮任务。这席酒宴大家尽欢一场,将近吃到夕阳衔山,东山人要急忙赶回去。高知县还特地安排几名船夫开船送他们回去,以避免酒后驾驶出事故。

    太湖厅知县到田头祭田劝农一事成为东西山辖区内头条新闻。苏州府对太湖厅实行财政包干制,这也促进了太湖厅地方官员的积极性。时处康乾盛世之际,东西山农业生产也开始有了长足的发展。乾隆十五年编篡出版的《太湖备考》在第十六卷中专门收录了这桩典故:把此事誉为“劝农战典”。

(szlaon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