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老年网

无锡老人将来可“候鸟式”异地养老

来源:扬子晚报

加入时间:2010-4-15 8:54:04    点击:1007


  春天住江南,夏天住哈尔滨,秋天住昆明,冬天住海南,一年四季在不同地方养老,这样的养老方式是不是听着有点不切实际?答案:否。记者从无锡市民政部门举行的养老机构项目推介会上了解到,无锡将建设“候鸟式”养老机构,通过与其他城市相同机构的合作共享,让无锡人也能实现候鸟式养老。据悉,这一建筑面积约40000平方米、设600套老年公寓的项目年内就能动工。在今年无锡市的170个重点项目中,民政部门的“年内全市新增居家养老服务机构200家”列入其中,再次引起人们对社会养老事业的关注。

  养老床位存在结构性短缺

  无锡从1983年就开始步入老龄化城市行列,目前全市户籍老年人为89.84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9.38%,其中,70周岁以上和8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分别占户籍老年人口总数的44.08%和14.23%,百岁以上寿星272人,人均预期寿命77.5岁。无锡全市现有的133家各类养老福利机构,向社会提供的养老床位总数达到1.86万张,使得每百名老人拥有床位数为2张,目前入住老人达6万多人。而另外的210家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则让6万老人受惠。

  目前有一种说法是,每百位老人拥有2张机构养老床位,远远不能满足老龄化社会加快带来的养老问题。但也有人认为,目前的养老机构和养老床位有些多余,已超出社会需要。对此,无锡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的负责人分析说,最根本的问题,还是目前养老机构养老服务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具体表现为,城乡相比,城市需求更紧张,而乡镇则很宽松。从机构养老床位的类型来说,目前无锡的自理床位多,需全护理、半护理的床位偏少,这也是个比例的问题。“从老龄化人口的数量测算和目前无锡所能提供的养老床位等方面来说,无锡目前的养老福利机构床位基本能够满足需求。但由于供求上的结构性矛盾,使得实际上又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这个问题只有在发展中解决。

  民营化养老院渐成主流

  据悉,目前无锡的133家养老福利机构主要分为公办公营、公办民营、民办民营等3种。这次招标的12个项目主要以公办民营和民办民营为主。也就是说,无锡未来新建的养老机构,性质上将为“民营”,实行市场化运营和管理。民政部门相关负责人还告诉记者,这些项目建成后体量都很大,预计每个项目的床位数量都在千张以上。

  据记者了解,像这样大规模地面向社会推介招标,向社会资本抛出橄榄枝,是无锡整体养老事业发展的需求决定的。据统计,在无锡全市现有的3种养老福利机构中,民办民营和公办民营两类社会办养老机构,在机构数量和床位数量上都占了三分之一。尤其是主城区,民营化的比例则更高,达到了60%—70%。而公办公营这样的纯公办养老机构,则主要分布在城郊、乡镇等地,主要服务的是“三无”孤老和“五保户”等传统的养老保障对象。

  无锡的民营养老事业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在90年代时很兴盛,而大规模的发展则是从2000年后开始的。眼下,民营养老机构从最初的小打小闹,对旧房子进行改建就开张服务的粗放型,走向了规模化和精品化,包括崇安靖海颐养院、滨湖朗高养老院在内的多家多家纯民营的养老机构,在规模和质量上都不亚于现有的公办机构。业内人士称:“无锡养老事业的民营化程度很高,甚至可以说是‘主流’”。目前,无锡对于新建的社会民办养老机构,除了按床位给予的一次性建设补贴,还有按人计算的日常运营补贴,同时对规范经营和监管也日益重视。

  “兵营式”养老模式将淡出

  记者了解到,未来,像自由度较高、私密性较好的公寓式养老机构将会涌现。而普遍存在于养老机构中的很多人聚居的“兵营式”养老模式也将努力改变,居家养老,让服务上门,也将是发展方向。

  “我们现在缺的是高品质的、全护理的床位,并且实现养医结合,而普通的养老床位并不紧张。”无锡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认为,这一情况恰恰是与人们对养老的要求越来越高有关。而其中,折射出的是无锡市养老事业正在从“保障养老”走向“福利养老”的功能转变。人们现在对于养老中涉及的居住条件、护理条件等都有越来越高的要求,“也就是说,人们越来越讲究养老生活的品质,而不是过去单一的保障功能。”据此,无锡民政部门在养老机构未来的发展上,除了布局方面要求更合理,向人口密集区转移之外,也会对不同类型的养老机构的建设提出不同的建设标准。如基本型的养老机构,对其绿化、设施等方面偏于一般,而优享型的机构建设,则对这些方面提出更高的建设要求,以适应不同消费对象的需要,无锡的社会化养老事业水平将迈上新的台阶。(张建波 沈原)  
 
  记者点评:

  从传统的家庭养老,走向如今的社会养老,家庭承担的养老功能大为削弱了。无锡市民政管理部门准确把握这一新的社会发展需求,在政策、规划等方面大力扶持,使无锡的社会养老工作全省名列前茅,也为众多家庭生活带来了新的质的变化。

  值得关注的是,有关人士也提出要让不同类型的养老机构建设标准有所区分。那么,是否应该也多关注普通型养老机构的建设标准,不能因为市场化、因为效益的问题,而忽视了普通型机构的设施提升问题,毕竟,大多数人,在年老之后,并不是有条件去居住那些绿化很好、设施很完备、条件很优裕的养老机构。在市场化的同时,普惠、平等共享应该仍是题中之意。   (张建波 沈原)

(szlaon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