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老年网

常熟的幸福时光

□叶正亭

加入时间:2010-6-17 12:29:00    点击:10319


    春夏之交,找一个礼拜天,稍起个早,在常熟兴福寺前品虞山茶、尝蕈油面,实在是件很幸福的事。

    常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十里青山半入城”,巍巍虞山就坐落在常熟城里;“千亩碧波涌西门”,浩浩荡荡的尚湖如今已有二万亩水面,超过了杭州西湖一倍。兴福寺就在虞山脚下。

    穿过“兴福禅寺”石牌楼,山道漫漫,微微起伏,路两侧太多的私家车有序停放着,穿插其间的是各种小摊,有卖花木盆景的,有卖竹艺编织的,最多的当然是卖香烛的。兴福寺前的广场不小,一条长廊从中穿过,将广场一分为二,当地人戏称是“下院”和“上院”,隔夜朋友间打电话约吃面,就一定要讲定是在上院还是在下院。

    上院、下院两处各能摆放200张左右方桌。以一张方桌供四人计,那么兴福寺前就同时可供近千人吃面。

    说是广场,其实更应说是绿荫婆娑的绿场,上院正中有一棵500年树龄的老栗树,虽然树的一支已仅剩一张皮了,却依然枝繁叶茂,据说每年硕果累累。老栗树在绿场上可谓儿孙满堂。与栗树相依相伴的是桂花树,苏州人称“木樨花”,也许是两种树朝夕相处,根连根、枝靠枝的缘故,这儿出产的板栗有“桂花栗子”之美誉,不仅是誉,而且是实。

    到常熟兴福寺吃面,自然是因为这儿的面好吃啦!这面便是挺出名的蕈油面。这个“蕈”字,普通话读作“XUN”(与“薰“同音),苏州人称“QIN”(与“琴”同音),而常熟人则称作“CHUN”(与“唇”同音),真是好奇怪的。蕈,其实就是长在山上大树根洞里的一种真菌,与蘑菇之类差不多是同宗同族吧,只是卖相不如蘑菇,黑不溜秋,有点像山野妹子。常熟虞山就出产蕈,夏秋季,一场雨后,大树的根洞里就有鲜蕈繁衍生长,有经验的山民一摸一个准,有时一个树洞里一窝就能采出二三斤呢!最出名的是松树蕈,还有鸡腿蕈等。蕈的色泽并不动人,但用油熬过后的鲜味,实在是非常诱人的,那鲜,是鲜得纯、鲜得爽、鲜得透,我曾用“三天不思肉味”来形容蕈的鲜味。

    到兴福寺前吃面一定要等,先来一杯茶吧,苏州人称“早上皮包水”。常熟虞山顶上的剑门碧螺春绿茶最是可人,那淡淡的绿、悠悠的香,令人呷在口中而不忍下咽。茶过三开,面基本上可来了。大碗、宽汤,汤的表层飘着金灿灿的油花,用菜籽油熬蕈最是般配。每碗面里有少量的蕈,若嫌不够,还可再另添一盆“过桥”,同时可兼作面浇头的还有熏鱼、排骨、香椿芽、姜丝等,红黄绿白,桌上像是开出了五色花。

    在兴福寺前吃面,犹如步入了常熟版的“姑苏繁华图”,有人来兜售太阳眼镜、剃须刀,也有人来问要不要擦皮鞋、挖耳朵、敲肩膀,还有看手相、算命的,这似乎都是外地人的营生。本地人也有,一会儿有个大妈来推销杨梅和樱桃,乌紫的杨梅和通红的樱桃蛮吸引眼球,问她是不是本地产的,她狡黠一笑,说是你尝了再说。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敢抬手,俗话说:吃了人家的嘴软,你若吃了,不买可就难为情了。一会儿又来个小伙,是推销凉席的,那竹篾席编得真叫漂亮,令人心动。

    兴福寺前吃面那真叫热闹,吃过面还不想走的便打起扑克牌来,和煦的阳光穿过浓绿的树叶,懒散散地洒在桌上,斑斑点点的,很觉惬意。不时地听人在相互打招呼,张三好,李四好,常熟市里人不很多,喜欢来消磨幸福时光的人又相对固定,于是,经常在这儿吃面的都有点面熟了,相互一笑,打声招呼,也是件挺有礼貌的事。听到有两个人在嘀咕,一个问:“那个人怎么面熟得啦?”一个答:“哦,他就是昨晚在电视里接受采访的副市长嘛。”哦,市领导陪着远方的客人,也在这儿吃面呢。我的脑海里突然跳出“和谐社会”四个字,眼前所见的不正是一幅最好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画图吗?

    一阵风过,香樟树上的小小花朵落了下来,洒在了桌上,飘进了面碗里、茶杯里,小孩说怎么办,大人说,这叫生态,没事的,一扬脖,将碗里的面汤、杯中的茶水都喝了,长长地吁口气,回味着这太平盛世的幸福时光。

(szlaon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