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老年网

桂河大桥:往事并不如烟

■伍振

加入时间:2010-6-21 9:35:19    点击:10140


    对桂河的了解是那部“二战”题材的荣膺奥斯卡七项大奖的经典影片———《桂河大桥》,当我知道马上有机会走在电影中的画面里,心中掩饰不住的激动。我自己都不明白为何一心觉得到泰国就一定要见到这座桥,难道仅为一部电影?

    我们从曼谷出发穿越了半个泰国,经过近4个小时长途跋涉才到目的地。到了桂河边已经是下午4点了,桂河——泰国境内的第三大河流,也是缅甸、泰国的国界。因担心太阳要下山,我不顾两旁商铺和美味的诱惑十步并两步地赶到了桂河大桥:现在的桂河大桥,没有什么肃杀之气,与电影中的蛮荒世界全然不同,一辆从缅甸开回泰国的旅游纪念火车刚好开过,很多游客在欢呼雀跃地拍照,此时此景谁会想到60多前的那场战争,谁会想到这是承载了几万人生命的桥?

    走在桥上,似乎历史被还原,似乎战争的硝烟才刚刚逝去。这是令中国人民、东南亚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难忘的河、难忘的桥。一条大河,一座大桥,把我们带入了历史的长河——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那段历史:

    横跨桂河的桂河大桥,是二战时日本驱使盟军俘虏的“杰作”!由于这条连接泰国和缅甸的415公里的铁路牺牲了无数珍贵的性命才得以完成,故有“死亡铁路”之称,着名的桂河大桥就是其中的一段,被称为“死亡铁路”的咽喉。

    在1942年,日本当时已经侵占了大片东南亚,为了取道泰国进攻缅甸和印度,方便军事行动的运输供给,日军决定修建一条连接泰缅边境的铁路。于是日军从1942年9月起强迫英、美等国的盟军战俘和大批东南亚国家的平民到泰缅边境充当劳工。为了让本需6年才能筑成的铁路在一年内完工,日军用刺刀逼迫数十万劳工日夜施工。繁重的劳动、恶劣的条件,致使1.6万名盟军战俘和10万平民死在了饥饿与病痛中,死在了日军的皮鞭下,并且横尸荒野。

    桂河大桥的一边地势较为平缓,但一过河便是险峻的群峰,有的路段甚至就开凿在悬崖绝壁之上。当年,很多劳工都是在修建桂河大桥时,变成孤魂野鬼的。桂河大桥也被称为“死亡之桥”。但是这一计划还没有完成,日本便投降了。建造此桥的故事后来被1957英国着名导演大卫·里恩拍成电影,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男主角、导演、编剧、剪辑、配乐等七项大奖,成为战争片的经典,桂河大桥也因此声名大震。

    眼前的桂河大桥不如电影中的险峻、高大。桥头两颗未爆炸的重镑炸弹模型提醒人们这里曾是战场,这两颗炸弹系二战盟军建桥炸桥过程中未引爆的炸弹。黑色的弹身,红色的弹舵,它站在那儿,无言地向人们诉说着日本侵略扩张的罪恶行为。

    据导游介绍说,日军常把数百战俘绑在桥上,作为阻止盟军轰炸的人质。如此虐待战俘的手段,残酷得令人发指。尤其1945年二战结束的那年,美国飞机炸毁了这座大桥,又有许多修桥者遇难,扶着黑漆漆的桥拦,走在这条用鲜血铺就的铁轨上的时候,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每一根枕木下都埋藏着一位盟军死难者的冤魂!

    桂河安静的流过,真的很难想象60年前在这里曾有过激烈的战斗。桥那段就是缅甸,这个以玉闻名的国家。泰缅人民和平共处,边境也形同虚设,历史上缅甸和泰国也是一对冤家,但是此刻,大家抛弃了旧日的恩怨,为更美好的生活共同努力。有什么比这个更好的呢?

    在桥的东部,我们看到一座小型的铁路博物馆,展出蒸汽火车头和当时特别的交通工具,如可在铁路轨上行走的两用汽车,原来这就是日本当年修建铁路时使用过的火车!或许这是为了忘却的纪念!

    在桂河不远处就是北碧府占地千余亩的盟军公墓,听导游讲,这里埋葬了近7千名军士的骸骨,但里面有完整遗体的墓穴很少,大多埋的是肢体的一部分,墓碑上有名字的也不多,有的只是刻了一个姓。一座座洁白的墓碑整齐的排列在鲜花椰树中,很多年过去了,仍有不少人前来凭吊,墓碑前的鲜花安详的怒放着,它提醒着我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来此的欧美游客非常多,他们许多人是背包客,晚上就在桥头住下来,缅怀他们的父辈或爷爷辈,有些就是他们的亲人,长眠在此。

    傍晚十分,我们坐上了桂河上的“漂流屋”,逆流而上,一边享受美食,一边欣赏两岸的美景。这种漂流屋的面积很大,足可以摆开一个羽毛球场,上面设施齐备,还可以唱卡拉OK,就是没有动力,要靠拖船往前拖,所以叫“漂流屋”。

    桂河的水无声地流淌,今夜的桂河缄默,但我微笑,因为,我已经不需要答案了。回应同事的召唤,我该唱歌了。我们越唱越高兴,歌声越飘越远,是呀,和平的歌怎能唱尽,怎能唱完……

 

(szlaon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