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老年网

今后五年苏州老年人享受啥优惠?

——解读苏州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加入时间:2011-6-27 13:31:34    点击:3512


    生病就医有医保,年满70周岁还有一份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养老金几乎年年在涨,还有乘车、游园、体检等多方面的优惠……过去5年,苏州市老年人享受到的实惠可真不少,养老保障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那么,未来5年,咱们苏州老年人的日子是不是能越过越好?还有哪些政策能为我们的养老生活配套撑腰?

    6月23日,市政府公布了苏州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未来5年,我市的养老事业将逐步实现由“老有所养”向“老有颐养”、“老有乐养”转变;逐步建立广覆盖、可持续、普惠性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为老服务网络。为在更高层次上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目标,创造更为有利的社会条件。

    优惠点击

    ●对子女与父母 “分而不离”的购房模式,探索在政策上给予优惠或贴息贷款的机制,减少空巢现象。

    ●到2015年,全市养老床位实现翻一番,由“十一五”末的27355张,增加到6万张以上。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场所使用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农村社区不少于450平方米;并配有康复设备,建有康复护理室。

    ●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制度,逐步统一城乡老年居民社会养老补贴享受条件标准,并逐年提高待遇。

    ●继续落实 “尊老金”制度,对80周岁以上的本地老年人按不同年龄段发放尊老金,并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逐年提高。

    居家养老:探索“亲情居”政策优惠与贴息贷款政策

    幸福的晚年生活是什么样的?家住彩香新村的台阿姨告诉记者,幸福晚年其实就是现在流行的 “四有老人”:有个“老伴”、有点“老底”、有个“老窝”、有些“老友”。但在她自己的身边,这样的人似乎不多。

    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子女离开父母到外地谋生,甚至到外国打拼,无论在城市里还是乡村,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在这些老人中,有老伴作陪或者生活能自理的过得还不错,但如果孤身一人,则老来寂寞就成了最大问题。 66岁的贾阿爹家住瓣莲巷,外地工作的孩子定期给赡养费,吃穿不愁,但“心里老是空空的”,因为跟孩子很少交流,有时他忍不住打个电话给孩子,可“说不了几句话他就要挂电话”。中央文明办的有关数据证实:我国独居高龄老人中,50%常年患病,30%患有心理问题甚至抑郁症。于是,怎样在制度上支撑家庭养老,成为全世界老龄化国家都在琢磨的课题。

    针对这一现象,《规划》提出,家庭养老仍是未来五年需要大力倡导的养老模式。要倡导与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相适应的新的家庭养老观念,树立社会服务进家庭的意识。建立家庭养老监督和调解制度,形成由基层政府、老年组织相结合的监督、调解网络。倡导邻里之间、老年人之间、亲友之间互相帮助,建立邻里亲友助老网络。积极探索开发老年宜居住宅和代际亲情住宅,鼓励老年家庭成员共同生活或就近居住,对子女与父母“分而不离”的“亲情居”购房模式,探索在政策上给予优惠或贴息贷款的机制,减少空巢现象。探索政府、社会、个人共担机制,帮助居家养老的高龄、失能老人进行家庭无障碍改造。改革完善老年人户籍迁移管理政策,为老年人与赡养人随迁提供条件。强化尊老爱幼家庭美德建设,大力推进“老年温馨家庭”创建活动,提高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幸福指数。

    养老保险:逐步统一城乡老年居民社会养老补贴享受条件标准

    “退休金已经涨到了1870元,只要安排合理,日子过得还算舒心。 ”今年73岁的金阿姨告诉记者,像她这样依靠退休金生活的老年人还占大多数,所以完善养老保障制度是他们最关心的事。为此《规划》对老年经济供养保障体系做了专门的规定。要求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制度。逐步统一城乡老年居民社会养老补贴享受条件标准,并逐年提高待遇。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将劳动年龄段的被征地农民、农村劳动力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征地保养金正常调整机制。探索建立农村居民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劳动力参加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9%以上。发展面向全体社会公众的普惠型老年福利事业,倡导全社会开展帮扶、认养、资助等多形式的救助老年人活动,确保贫困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机构养老:到2015年,全市养老床位翻一番

    截至2010年底,苏州全市60周岁以上的老人已经达到了131.7万人。占全市户籍总人口的20.7%。而这一数字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150万,其中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将占一半以上。

    面对如此严重的老龄化、高龄化趋势,老年人赡养、护理等问题单纯依靠家庭解决已经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因此社会化养老已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

    在未来五年,苏州不但要加快养老机构的建设,还要探索完善 “日间照料”、“网络养老院”等许多社会化养老服务的新模式。为此,《规划》提出,到2015年,全市养老床位实现翻一番,由“十一五”未的27355张,增加到6万张以上;全市具有介护性质的养老床位实现翻一番,由7671张,增加到18000张以上,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达40张以上。

    其中,到2012年,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达30张,全市新增养老床位14000张(4650张为护理床位);2014年,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达35张,新增养老床位10240张 (3800张为护理床位)。各县级市(区)建有床位为300-500张以上的示范性养老机构1所;床位分别在100张以上以介护和临终关怀服务为主的护理院2所;集医疗、护理、保健、康复为主的老年病医院或老年病专科机构1所。

    加快农村敬老院转型升级,改变管理模式,增强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质量,使敬老院变成农村老年人聚集、交流和娱乐的场所,并向农村“空巢”老人提供日间托养、配餐等社会化服务。建立市级社会福利网络信息平台。建立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基本形成示范性、福利性、社会化养老机构并存,全护理、半护理、生活能自理的养老方式共有,初级、中档、高档健全的养老机构建设格局。在建设养老机构的同时,还要完善社区照料网络。

    按照就近就便、小型多样、功能配套的要求,建设和改造一批托老所、日间照料中心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市所有街道(镇)建立床位不少于20张的日间照料中心,30%的城市社区建有为老年人服务的助餐点。

    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场所使用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农村社区不少于450平方米;并配有康复设备,建有康复护理室。

    90%以上城市老年人和80%以上农村老年人能从社区获得托养、日间照料、康复护理、心理关爱等居家养老基本服务,并有机会和条件参与社区文化娱乐、学习教育、健身等活动,逐步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的为老服务网络。建立居家养老护理责任保险。

    老有所乐老有所学:开建市级老年活动中心

    为工作勤勤恳恳,为儿女呕心沥血。退休了,很多老年人总算有了自己的时间。这个时候,上老年大学学习、去活动中心锻炼成了很多人的最好选择。

    《规划》对改善老年人生活环境,发展老年教育、丰富老年人文体生活都作了详细的部署。未来五年,要加快各类老年学校和办学点建设,按照苏州教育现代化老年教育办学标准,各县级市(区)建有1所教育现代化老年大学,80%以上的街道(镇)老年大校达到苏州市街道(镇)现代化老年大学办学标准。

    形成以市老年大学为龙头、各县级市(区)老年大学(学校)为骨干、街道(镇)老年大学(学校)为支撑、社区(村)老年学校(办学点)为基础的四级办学网络,使广大老年人学有场所、学有所教。到“十二五”期末,全市老年人参加各级各类老年教育的人数达到老年人总数的30%。

    市、县级市(区)建有老年活动中心。其中,市级老年活动中心建筑面积不小于10000平方米,各县级市(区)建筑面积不小于5000平方米,社区(村)建有社区活动室、阅览室、心理疏导室、多媒体影像室等老年活动设施,有条件的地方兴建专门用于老年人室外活动的场地。鼓励企事业单位、中小学校的公共文化设施空闲时逐步向社会老人免费开放,提高设施利用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占老年人口比例达55%以上。各社区(村)建有一支以上富有特色的老年文体队伍,经常开展科学、健康、形式多样的老年文体活动。

    老有所医:推进城乡一体化基本医保制度

    如果对老年人做一个调查,晚年生活最害怕什么。估计十有八九的人会选择生病。是的,相对于生活艰苦、心灵寂寞,身体的病痛是最折磨人的。因此如何做到老有所医,也是不少老年朋友关心的问题。

    为此《规划》提出在未来5年将逐步提高老年人的医疗保险待遇。推进城乡一体化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逐步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框架的统一,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8%以上。

    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老年人医保范围内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0%和70%以上,新农合参保老年人住院费用补偿率达到55%,门诊补偿率达到30%。

    在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中,对老年人在个人账户记入、补充医疗保险门诊额度等方面给予适度照顾。

    对贫困家庭残疾老年人实行免费白内障复明手术、免费安装普及型假肢、免费适配普通型矫形器,免费为老年精神病患者给药。

    加强医疗资源的整合,发展老年医疗和服务网点。发展老年医疗和服务网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为老年人提供适宜的家庭医疗服务。养老机构要设立配套的医疗服务点。 

    老年人福利:80周岁以上都有尊老金

    而除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外,《规划》还提出要提高老年人的福利水平,让他们在晚年生活过得更快乐充实。未来5年,将认真落实老年人优待政策,逐步加大公交、地铁、医疗、旅游等方面对老年人的优惠力度。继续落实 “尊老金”制度,对80周岁以上的本地老年人按不同年龄段发放尊老金,并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逐年提高。对低收入的高龄、独居、失能等养老困难的老年人,采取政府补贴的形式,为入住养老机构或接受居家养老服务老人提供支持。逐步扩大不同年龄段老年人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凡符合条件并提出申请的低收入住房困难纯老年人家庭,能得到住房保障。城乡困难老年人和重点优抚对象中老年人去世后,免除基本丧葬服务费用。
 

(szlaon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