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老年网

“昆曲奶奶”徐允同16载培育25朵“小梅花”

来源:《苏州日报》

加入时间:2019-12-28 17:37:28    点击:71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这是昆曲《牡丹亭》中的唱词。昆山千灯中心小学校退休教师徐允同青丝染霜而不改初心,为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60岁自学昆曲,16年默默耕耘,悉心培育25朵昆曲“小梅花”,让昆曲这门古老的艺术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徐允同用自己的身体力行,为“一往而深”增添了最生动的注脚。

  退而不休创办“小昆班”并自学昆曲

  徐允同是土生土长的千灯人,“流丽悠远,出乎三腔之上”的昆山腔就发源于千灯。她原是学校音乐老师,曾成功辅导并带领学校的学生民乐队在北京音乐厅登台演出。2000年,徐允同到了退休年龄,可是她退而不休,继续带领乐队训练演出。

  2004年,在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后的第三年,作为昆曲故里,昆山千灯镇计划组建面向小学生传授昆曲的“小昆班”,来传承和弘扬这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是百戏之祖,学问博大精深,也是公认“曲高和寡”的高雅艺术。该由谁来担负起创办“小昆班”的重任?经过有关部门再三考虑,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使命落到了已退休的徐允同身上。

  “我毫不犹豫就答应了,因为我是一名党员,昆曲是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把优秀文化延续传承下去是我的使命所在。”回想起当年的“临危受命”,徐允同依然历历在目。她说,既能授课育人,又能弘扬传统文化,还有比这更有意义的事吗?从受命组建“小昆班”起,徐允同便“一往而深”,全身心扑在“小昆班”的成长上。

  徐允同虽然精通民乐,沪剧、锡剧、越剧的曲目也能唱上几段,可却是个“昆曲盲”。但她没有望而却步,而是迎难而上,60岁开始自学昆曲。徐允同辗转苏州、上海等地,拜访专业昆曲老师,把原唱录音带回家。她一遍遍地听,写下曲谱,又一遍遍地听,跟着发音学习唱法。为了练就专业吐气和发声,她买来专业书籍进行研究,反复进行发声练习。

  每个周末,当苏州昆剧团的专业老师来给“小昆班”上课时,徐允同就陪小学员们练唱功、跑圆场,帮助她们消化功课。她自费购买了摄像机,在征得老师同意后,将授课内容拍摄下来,进行学习、对照、纠正。课后,她一句句打磨唱词,钻研出一套独特而实用的“昆曲唱法”教学体系。渐渐的,“小昆班”的课程教授,徐允同可以独当一面了。

  践行誓言用水滴石穿的耐心教授昆曲

  1995年,徐允同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至今已有二十余年党龄。她在入党申请书中写下的铮铮誓言“要在党的教育和培养下,为教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始终指引鼓舞着她,用心血和行动来践行。

  “昆曲教学就如同水滴石穿,如果没有足够耐心,是坚持不下去的。”徐允同举例说,昆曲在唱念时所使用的是一种独特的传统字音标准——中州韵,发音既不同于普通话,也不同于某种方言,非常难掌握。通过多方请教,潜心研究,徐允同逐步摸索出其读音、咬字、归韵、四声调值等方面的规律。“小昆班”里的小学员既有本地人,也有外地人,口音南腔北调,徐允同总是有针对性、不厌其烦地进行辅导,使小学员们在唱念时能按中州韵的标准做到字正腔圆。

  昆曲舞台上除了几件简单道具外,基本上不设布景,剧情里出现的景物、景象大多是虚拟的,要靠演员通过手、眼、身、法、步表达演绎。比如,在演《游园》选段时,要使观众们在欣赏杜丽娘和春香优美唱腔和身段的同时,还能感受到姹紫嫣红、繁花似锦的春色。这对小学员们来说,难度可想而知。为了能让小学员们理解并且准确表达出来,徐允同不厌其烦地给小学员们详细讲解剧情,反复说明表演技巧,直到她们对表演要求心领神会,烂熟于心。

  “小昆班”仅是一个课外兴趣班,摆在所有小学员面前的首要任务是学好各科文化知识。因此,徐允同平时训练辅导小学员们不可能有大段的充裕时间。练唱练功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此,徐允同想出“见缝插针”和“守株待兔”的办法。“见缝插针”,就是尽量把课间、课余时间利用起来,特别是有哪名主角演员遇上音乐课,徐允同就利用这一整课时间给她“开小灶”。“守株待兔”,就是徐允同经常守在学校里,等待可利用的课间、课余时间,等待哪名小学员出现空余时间。每逢周末、寒暑假,徐允同为取得最好教学效果,总是有计划地进行分类辅导和训练,尽量把宝贵时间都用在训练辅导上。

  多年磨练培育出25朵昆曲“小梅花”

  在“小昆班”里,徐允同既当老师,又当“保姆”,练功房里总有她的身影,拖地板、整理道具、烧水,事必躬亲,事无巨细。每逢去外地演出,她更是倍加小心,对小学员们嘘寒问暖,以防出现任何闪失和意外。演出结束,她还要把每名孩子送到家长手中才放心。

  “小昆班”每年会有一批学员毕业离开,每到这时,徐允同总是万般不舍。她常常未雨绸缪、早做筹划、预作准备,确保“小昆班”年年有优秀的主角,年年有完美的演出。“这些孩子大多数将无缘昆曲舞台,但我相信孩子们受到的艺术熏陶对她们的成长是有帮助的,而昆曲艺术的影响也会跟随她们传播得更广更远。”

  经过多年磨练,“小昆班”渐渐崭露头角。截至目前,徐允同共培育出25朵昆曲“小梅花”,该奖获得者代表了我国少儿戏曲最高水平;“小昆班”平均每年演出超过50场,多次在比赛中获奖,曾受邀赴香港参加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十五周年综艺盛典并获演出金奖。这些成绩和荣誉,是对徐允同的最大褒奖。她曾立下心愿,要对昆曲艺术做到六个字“热爱、钻研、奉献”,她的确做到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的使命是立足教育,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徐允同如是说,更这般做。她怀揣着、珍惜着热爱昆曲、传承文化的初心,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为人民奋斗终生的理想信念。

  一辈子一条路,一往无前。这条路,哪怕行程万里,徐允同始终不忘初心,牢记入党誓言,一生践行。

  【初心誓言】

  昆曲是我们的优秀文化,我要把它延续传承,为党的教育事业奋斗终生!

  【初心印迹】

  徐允同先后获昆山市“三八”红旗手、昆山好人”、“昆山市首届“最美人民教师”、第五届苏州市“十大女杰”等荣誉称号,今年10月,徐允同荣登“中国好人榜”。

  【初心回响】

  朱文杰(同事):十余载昆曲传承,徐老师以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党员的使命与担当,责任与奉献。

  陶柳青(同事):徐允同怀着对昆曲、对孩子们的热爱,始终践行着一名老党员的初心和理想,执着于昆曲艺术的传承和发扬,让昆曲这门古老的艺术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冯梅(同事):满腔热情育梅花,情深难忘党员情!

  采访手记

  谈起学生神采奕奕

  冬日午后,来到昆山千灯中心小学校的博育楼,记者见到了满头华发的徐允同,嘴角挂着笑意,和蔼可亲。徐允同一开始有些拘谨,但随着话匣子打开,尤其谈起曾教过的学生时,她的眼中闪着光亮,神采奕奕。

  “我热爱昆曲,喜欢和这群可爱的小朋友打交道。”徐允同说,她只是平凡人做平凡事,不觉得有多辛苦或多伟大,16年执着与坚守,只是默默践行自己的初心。

  徐允同有些“得意”地告诉记者,每个新学期一开始,她就会拿学生的课程表研究各种排列组合,挤出时间训练,找出最合适的搭档。说起这份独家“秘诀”,徐允同脸上扬起灿烂的笑容。

  录制“初心誓言”视频时,徐允同严肃而认真,铿锵有力的承诺一字一句叩击人心。此时,阳光洒满“小昆班”的排练室,温暖如春。

(szlaon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