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老年网

“打连厢”源自伍子胥

何大明

加入时间:2017-6-9 9:40:48    点击:403


   说起“打连厢”,现在的一些市民尽管知道但了解不多。连厢,又称连厢棒、连厢棍,是一种传统民间舞蹈使用的道具。它用竹竿打通竹节制作成竹管,长约一米。竹管表面涂上颜色,两端装饰花穗彩绸,鲜艳夺目。竹管上间隔一定距离开孔,孔内镶嵌铜钱(或用铁片代替),摇晃时铜钱转动,铿锵作声。手握这根别具一格的“金箍棒”表演舞蹈节目,就称为“打连厢”。这种因地制宜、因陋就简的传统民间舞蹈,以前流行于苏州水乡地区,以吴县为最。每逢农闲时节和庙会等节日,“约定俗成”的农妇们就集合起来组织排练,祈盼农作物丰收,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希冀。她们在自娱自乐的同时,也为乡亲们带来一场丰盛的精神美餐。

  每支连厢队多由中年妇女组成,人数以10至20人为宜。表演时,演员们身穿特有的水乡服饰,按照传统套路,手持连厢棒翩翩起舞。步伐多样,有行进、后退、停留、交叉、下蹲等。随着脚步的移动和队形的变化,连厢棒也随之舞动,或抖动于空中,或敲击身体的肩、臂、胸、腰、腿等不同部位,并且配以双腿微颤和肩腰的晃动,形成舞、打、跳、跃的连续动作。表演时,连厢棒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棒上的铜钱有节奏地抖动,也随之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如今,这种传统民间舞蹈又得以恢复。在一些节庆活动和“农家乐”旅游活动中,我们又能一睹“打连厢”的绰约风姿。

  “打连厢”究竟源于何时何地?或许因为它属于“下里巴人”不被社会精英认可,因此,未见苏州有关史料记载。其实,“打连厢”并非吴地的土特产,而是由伍子胥在无意中引进的楚国民俗。众所周知,伍子胥是苏州历史上的名贤。然而,他不但是一位战功卓着的军事家,一位杰出的苏州古城设计师,更鲜为人知的是:他还是一位传播传统民间舞蹈的使者。当初,楚人伍子胥被楚王迫害流落到吴国后,一度在“吴市”行乞,以吹箫卖艺为生。成语“吴市吹箫”的出典就出于此。当时的“吴市”,相传就在现在苏州古城内的吴趋坊。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多才多艺的伍子胥卖艺时竟然“双管齐下”,不但能吹箫,还能“打连厢”。这一说法,并非故弄玄虚空穴来风。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李光荣,是一位研究伍子胥的专家,着有《万里寻访伍子胥》一书。这部权威的专着,披露了伍子胥的“打连厢”传奇。据李光荣寻访后考证,“打连厢”这种民间舞蹈,又名“金钱棍”,北方称为“霸王鞭”或“花棍”。李光荣寻访来到湖北孝感市应城地区(楚国故地)时,发现当地有一种特殊的群舞表演形式,叫做“打连厢”。当地人说,这种舞蹈形式最初为春秋时期楚国人伍子胥所创,其内容为揭露楚平王的荒淫和残暴。武艺高强的伍子胥从舞枪(长矛)弄棒中获得灵感,创作“打连厢”应该不是难事。从此,“打连厢”就在当地代代相传,并且流传到外地。笔者查阅《中国民俗辞典》,发现在民俗活动中,列有“打霸王鞭”的条目。其舞蹈使用的道具和表演套路,与“打连厢”完全相同。巧的是,该书的出版单位,是湖北辞书出版社。楚国故地,对此当然情有独钟。

  “打连厢”这一传统民间舞蹈从楚国引进到吴国,伍子胥功不可没。今年,正值苏州建城2530周年,伍子胥去世2500周年。与端午节的传统节目划龙舟一样,“打连厢”也应该列入端午节的节庆活动中。这笔不可小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我们后人好好挖掘后整理,并且不断发扬光大。

(szlaon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