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老年网

筷子浜往事

华致中

加入时间:2017-7-28 9:59:57    点击:755


   历史上的苏州,手工业十分繁荣。尤其在明清时期,各类手工行业作坊在城内外,可谓星罗棋布。随着行业的传承与演变,许多地方形成以行业来命名或口称的街巷。其中,阊门外的“筷子浜”便是其中一例。

  “筷子浜”之称由来已久。其本名是一条东西走向的“白莲桥浜”,因农人在河浜内种植白莲得名。它位于苏州阊门外,东至后文家巷,西至枫桥路,在这条全长八百多米、宽约二三米的弹石小路旁,数十户人家均以家家劈竹、户户削筷为生计,时间一久,“筷子浜”之名便声名鹊起。其口头称谓流传,风头甚至盖过其本名,成为一浜双名之特色。这在古城街巷称谓中堪称凤毛麟角。

  竹筷制作业,在封建社会中根本没有地位。此行业生存轨迹更是不可能有文字记载。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为编写苏州手工行业史志,笔者与同事通过走访原竹筷社老领导与老工人,将大量琐碎口述整理成相关文字材料,从而基本掌握到“筷子浜”竹筷制造的传承脉络。

  竹筷业始起何时,则无从查考,但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左右,世代在“筷子浜”从事削筷业的,就已有70余户人家。所制各类竹筷,专由上海经营竹器的“协记商行”和“祜兴商行”包销。所制竹筷的毛竹原料,主要由本市娄门及西津桥等地的竹行负责供货。业务往来不使用现金,实行记账与划账。民国初期,从事竹筷业仍有50多户,至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减少至34户。日寇侵华、苏州沦陷时期,大批毛竹被日寇强行掳掠用作扎“清乡”的竹篱笆,使许多竹筷业家庭中断生计,被迫背井离乡另谋生路。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扶持下,竹筷业迎来了新生。削筷的手工家庭作坊曾恢复发展至36户,114名制筷工人全部参加了互助小组,不久又成立合作社。产品由竹筷单一品种,扩展到竹箩、纸夹板、扁担等百余种。1958年,竹筷社与土纸社合并,成立金阊竹制品厂。进入六十年代,因原料供货计划调控等因素,竹筷生产渐渐退出历史舞台。然“筷子浜”的叫法却一直在民间流传。

  竹筷虽小,然制作有序。竹子用料必须是产于浙江的梅溪竹和孝丰竹。其特点是质地牢固,竹节适中,不易虫蛀。在制作工序流程上,共有锯竹、劈竹、削竹(筷)和整竹(筷)四道工序,最后是成品包扎,每包6捆,每捆100把,一把10双。竹筷式样分两头圆和一头圆一头方两种,长短大体有3种规格,在品种上则分红、黄、白、黑四种。

  这四种颜色的竹筷,各有用途。红筷,经打磨涂底色,再上漆,糊金箔,品相喜气富贵,产品以销京津地区及青岛等地,因这些地方的习俗,在人们操办喜事时,一定要将红筷存放箱子内讨口彩,有“快子”之说,寓意早生贵子。黄筷,并不上色,而是浸润水中自然变黄,经精工印上花纹后,销往山东等地被当作“钱粮”焚烧。白筷,即为竹的本色,为城乡居民食用的大宗产品。黑筷,商家不收购,主要靠自销,此产品专供农村人办理红白喜事之筵席上作供筷摆放。

  筷子业的淡旺季节非常明显。一年四季素有“五荒、六死八活、三春靠一冬”的说法。往往做半年,闲半年,因而制筷人的生活比较拮据。当时在筷子行业中有句口头禅:“一根竹头两头空,做到老来一世穷。”道出了竹筷工匠的困苦生活。只有逢过年时候,竹筷生意才会特别兴旺。那时过节,不仅家家要添筷子,而且在农历除夕前的“送灶”祭祀活动中,每家每户都要烧去很多用红纸包扎好的新竹筷,以虔诚之心敬供灶神。另外,该行业削筷技术传授,有“传子不传婿”的规矩,若膝下无儿,可以领养继子,但明令不准收学徒,一旦有人违规则会遭处罚。

  筷子,古代称箸,是汉民族发明的进食工具。同其他手工行业一样,竹筷业亦有自己的行会组织,名为“竹箸公所”。当时公所地点设在“削箸墩”即白莲桥浜21号。抗战前,“竹箸公所”所在地曾改建为“莲溪小学”。抗战时,沦为日寇的马房和烤火房,原来房子遭强行拆除,特别是公所内三块石碑随之散失,下落不明,致使“竹箸公所”始建年代无从查考。

  岁月沧桑,昔日的“筷子浜”地块,如今已崛起了美丽的“白莲花园”。

(szlaon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