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与班固,常常被联系在一起,合称“班马”,就如他们的着作《史记》、《汉书》被合称“史汉”一样。司马迁及其《史记》,已有诸多褒赞,像大家熟悉的鲁迅先生的评语:“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班固的《汉书》,虽然后人有些微词,但仍得到了大多数读书人的认可。
而且,后世不少文人对《汉书》情有独钟。这其中较早的,要算班固的老乡马融。据《后汉书·列女传》记载,《汉书》面世不久,马融就跟随班固妹妹班昭诵读,“《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马融是东汉大儒,竟然伏于班昭阁下,足见他对《汉书》的感情。
唐宋之际,随着古文运动的开展与深入,读书人对简练、晓畅的《汉书》大为推崇。古文运动的领军人物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等,都酷爱《汉书》。黄庭坚甚至公开宣称,如果接连三天不看《汉书》的话,便觉得俗气逼人,面目可憎。
黄庭坚还只是口头说说,另一位宋代文人则恨不得将《汉书》“吃”到肚子里去。这位仁兄叫苏舜钦,每次喝酒,都要以好书助兴。据说他看一天书,要喝美酒一斗,其中常用来下酒的“佳肴”便是《汉书》。某日,苏舜钦在亲戚家读《汉书·张良传》,读到精彩处,不禁击节叫好,大饮一杯。亲戚感慨不已:“有如此下物,一斗诚不为多也。”(龚明之《中吴纪闻》)明代人更是说他:“读《汉书》,以此下酒,百斗不足多。”
明朝时,《汉书》受到的追捧更是空前的,连文化水平并不算高的朱元璋也钟爱有加。有一回,明军俘虏元朝官员郭云,朱元璋见他相貌魁伟,便释放了他,还送给他《汉书》做见面礼。“太祖奇其状貌,释之。时帝方阅《汉书》,问识字否,对曰:‘识。’因以书授之。云诵其书甚习。帝大喜,厚加赏赐。”(《明史·郭云传》)受朱元璋的影响,明朝还有建文帝、神宗等几位皇帝,对《汉书》爱不释手。可以说,在众多《汉书》爱好者中,明朝的“粉丝”是级别最高的。
文人的着作,能够“洛阳纸贵”,在图书市场上一纸风行,当然是件令人愉快的事;而备受推崇,甚至被后人用来当作下酒的佳肴,更不失为一种至上的幸福。(蒋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