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老年网

钉 碗

□马觐伯

加入时间:2010-3-19 9:23:29    点击:1672


    小时候,在街坊巷口传来一声声粗犷的喊声:“碗——钉碗喽!”一些好婆、婶婶等女当家的,听到这一喊声,就会手里捧了碎了两爿的破瓷碗,急急地奔到外面,招呼挑担客,引领到自己的场角。这挑担客就是来自江西的钉碗匠。

    钉碗的招牌行头,是一副挑子,与补镬子不同的是,钉碗的挑子,两头都是箱式小柜。没有风箱,也没坩埚。钉碗的工具是一把小钻子。只见钉碗匠接过客户送来的两爿(甚至三爿四爿)碎碗片后,眯缝了眼,仔细地将碎片端详一番,然后用小刷子把碎片逐一清理一番,用细胶泥粘拼成未碎时之原状,然后,用双膝将碗夹住,操起那当家的小钻子,在碎片的接缝处两边对应逐一钻眼。那是一把特制的微型铜质小钻,样子和木工钻一样,只是略小一点,用锃亮的铜管作钻杆,下面装着一个像圆形茶叶盖一样的铁盘,钻杆在铁盘中间穿过,露出一小截头,钻杆头上装了一个金钢石钻头。像胡琴的拉弓似的一把竹弓上制上二根牛皮筋,分别连着钻杆的顶端和腰间,作为牵引的动力。钉碗匠只要拉动竹弓牛皮筋就会牵引金钢钻旋转起来,旋转的金钢钻在碗上发出特有的“嗞咕嗞咕”的响声。所以苏州有句歇后语说“江西人钉碗——自顾自(嗞咕嗞)。 ”这话并不是贬低钉碗匠,而是用了“嗞咕嗞”的谐音罢了。

    钻眼这过程很细腻,耗时也相对长些。钉碗匠每钻一个眼,都要用手指蘸一下唾液按在所钉眼处。待所有需要拼合对应碎片上的眼子都钻好了,就打开小柜箱的抽屉,里面有不同型号的、扁平的黄铜钉搭(这种钉搭中间粗两头尖,两个尖头向下弯着,宛若蚂蟥叮住人的脚,我们叫它“蚂蟥搭”,也有叫“骑缝钉”),钉碗匠根据碗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钉搭铆进刚才碗上打好的眼里。那钉搭骑缝铆在碗上,然后用一把微型的小铜锤,叮叮当当地敲打钉搭,这敲打声很有节奏,像弹奏一首绝妙的音乐。在这妙音中一排排钉搭将碎碗片固定。钉好碗后,在补过的地方再涂上一种黏性极强的白瓷膏,这破碎的碗就修补完整了。

    那时,买一只蓝边碗仅一二角钱,补只碗只要几分钱。可在碗上铆钉子,不像木头上铆钉那样便当。瓷碗是易碎品,要用力气的分寸得当,手上的功夫了得,弄得不好,碗没补好,钻子戳到大腿上,破碗划开手的情况不是没有。没有这过硬的功夫,不敢揽这档生意。当时,钉碗匠也是挣一点血汗钱。

    早年,我不止一次看过钉碗匠钉碗,对他们的手艺,总是暗地里啧啧称奇;也用过钉碗匠钉过的碗,虽不漏汁不漏水,且那些钉上去的铜钉,像一条“百脚”,看相不雅,我是不用这种有破相的碗的。如今,一只碗所值,实在微不足道,谁家打破了碗,用不着补了,再说一次性塑料碗、纸碗,仿瓷碗比比皆是,于是,生活中,打破碗的概率也就少多了。所以,补碗匠退出三百六十行,也是必然的。

(szlaon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