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烂漫,草长莺飞。商店里,造型各异的风筝摆上了柜台,有蜻蜓、有蜈蚣、还有老鹰……神采飞扬,栩栩如生,着实招人喜欢。
我儿时生活在农村,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商店里从来不出售风筝。糊风筝,还是跟着爷爷学来的。
糊风筝,需要竹篾、糨糊、细绳、糊窗户的毛边纸,四样材料不能少。竹篾好找,把家里的旧竹帘子翻出来,拆几根竹条。糨糊也好办,偷偷地从自家面缸里捧一把麦子面,添上温水搅成粥状就行了。毛边纸更好说,攒上几分钱,去供销社买两张。唯独细绳让我头痛。每到春天,母亲总把纳鞋底的细棉绳藏得严严实实,生怕我偷了去放风筝。后来实在没办法,我就拆家里的窗纱,纱线细而且易断,我就几根拧成一股,再一段一段接起来。
材料备齐了,就要制作风筝的骨架。通常先做翅膀,挑两根粗细匀称、柔性较好的竹篾,截成一米左右,在距两端半截筷子长的地方,标上记号,然后,在煤油灯尖上烘烤标记处,使其弯成四十五度。这道工序往往花费的心思最多,因为烘烤时,心太急,竹篾会折断,太慢了,就会将标记处烤焦。待两根竹篾烤成了,再扎成两头稍稍翘起的长六边形。记得爷爷说过,两头翘起来,翅膀才兜风,风筝才能飞得更高。随后,用竹篾扎一个长方形,“丁”字式扎在翅膀架上,再糊上毛边纸,粘上两条长长的尾巴,风筝线按“Y”形系上去,糊风筝才算大功告成了。
这样的风筝像什么呢?直到现在,我都搞不清,反正爷爷也是扎成这个模样的。此刻看看商店里琳琅满目的风筝,再想想我儿时的那些风筝,实在太“丑陋”了,不过那是我辛苦的结晶,我把它当成自己的宝。其他笨手笨脚的小伙伴对此羡慕不已,都来讨好我,那风筝便成了我炫耀的资本。率领一群伙伴,举着风筝,走向村外,便走进了老歌《三月三》里的情景:抓把土试试风,放开长长的线,风筝带着天真的笑声,和白云去做伴……
去年春天,我回老家探亲,一个周末,瓦蓝的天空飞起很多风筝,样式与城里孩子玩的相差无几。大哥说:“现在老百姓都富啦,孩子拿几块钱买个风筝,父母都不在乎啦!孩子们谁还肯像咱们小时候那样糊风筝哩?再说,大人也没功夫教了,买来的风筝多漂亮呀……”听了这话,我高兴之余又觉得遗失了什么。曾经的风筝,或许只能盘旋在我的记忆深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