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看梨花,是在祭扫父亲的墓地后去的。今年我们这样安排,一早先去树山看梨花,顺便折几枝白色的梨花,再去父亲的墓地。因为父亲生前最喜欢白色的小花。父亲常说,小白花特别香,如茉莉、白兰花、栀子花等,还说越艳丽的花越缺少芬芳,与做人一样,愈朴素单纯,就愈有内在的幽香。
汽车沿着建林路北行,左拐又左拐进入树山村。就看到了传说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景象。满山漫野的白色,与天际都溶在一起了。树山村虽只是江南的一角,满天怒放的梨花却仿佛都集中到了这一角。
是梨花选择了时节呢,还是时节选择了梨花?梨花总在清明前后开放。清明时节,往往雨纷纷,所以人的心情也容易郁伤。那如雪带雨的梨花,素雅洁朴、暗香淡淡,最能表达剪不断的思愁和绵长的缅怀之情。
也许不是周末的缘故,树山村很幽静。漫步在梨花林中,感到一种清寂和静雅。梨花的白很纯洁,素雅的花蕊上浮动着沁人心脾的香。我斜身倚上一株梨树,想完全融浸于梨花的宁静与轻柔。但是,就那么轻轻一靠,竟惹得满枝的芳蕊飘坠,如潸然泪下。真不知触痛了它哪根神经,竟使得它如此神伤。瞧着满地落满的“泪痕”,不由使我一脸的惆怅。这如云般繁盛丰盈,如雪般莹润凝白的花,难道也饮了一杯清明的素酒,愁醉得如此泪流?
怕见那零落的花瓣,我将目光转向另一树楚楚可人的梨花,正欲折之。枝叶扶疏中却见花瓣上有晶莹的水珠正滴滴落下,是昨夜的露珠吧?还是思念的泪水?难道说这薄命的梨花,想起了美丽女子杨玉环,择了一株梨树来结束自己的生命?还是忆起了杜牧“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的诗?有一说法是“梨花带雨”,我怎么看像是梨花带泪呢。“梨花逢雨惹人怜”啊,本就薄命的梨花,如人人像我一般想采撷,又如何命长?我打消了折梨花的念头。
起风了,一片片白色的身影扬扬洒洒落下,似乎铺天盖地落起了梨花泪。仿佛每一瓣粼粼的花瓣都在祭奠父亲。风继续吹,梨花似雪般纷纷飘落,在一道土垄前,花瓣如香雪般莹莹一团。梦菲妹妹解下项上的藕色丝巾,摊在地上,将垄旁洁白的梨花瓣,轻轻地拣在丝巾上。看着不断飘落的梨花,我突然明白了妹妹的意思,也蹲身拣起了梨花瓣,拉开了梨花祭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