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我国老龄社会的提前到来,哈尔滨市烟厂社区设立了时间银行,通过储蓄时间的方式进行接力式服务为空巢老人的社区养老提供了一种全新模式——
6月9日,哈尔滨出现了入夏以来最高温——36摄氏度,家住哈尔滨市东大直街87号的74岁张凤云老人和82岁的老伴悠闲地在整洁干净的家中避暑。陪他们在家聊天的是他们的邻居64岁的王桂云。此时的王桂云还有一个身份——社区志愿者,每周她都会来到张凤云老人家义务服务。张凤云老人之所以能够享受这种服务缘于她多年的“储蓄”,只是她储蓄的不是金钱而是时间。
“储蓄”时间:帮人就是帮己
张凤云老人的“时间储蓄”还得从9年前说起。
2001年,张凤云所在的哈尔滨市南岗区燎原街道办事处下属的烟厂社区开办了一个“阳光快车”时间储蓄银行。
据烟厂社区党支部书记张秀琴介绍,该社区创办的“时间储蓄银行”的初衷是,为需要生活照料的老年人在本社区内寻找志愿者,双方签订协议后,社区将志愿者的工作内容和时长均记录在案。日后,当志愿者需要别人服务时,社区将再次寻找新的志愿者按照“老志愿者”过去服务的时间总和为其提供同等时间的无偿服务。
2004年,张凤云在社区“储蓄银行”办理了“开户”手续,照顾当时年过8旬的老人郭淑云。“开春的时候帮她擦窗户、搞卫生,夏天给她包饺子、馄饨,秋天腌酸菜,冬天一到马上糊窗户,过年时备年货。有病时领她上医院看病买药,没事陪她聊聊天……”张凤云告诉记者。到郭淑云老人去世时,张凤云账户上已有700个小时的累积时间。
2008年,张凤云不幸患上脑梗,走路困难,说话也不清楚。她的三个孩子都在外地工作,无法贴身照料,老伴也年岁已高、体质较弱。于是,年过七旬的张凤云开始从“时间储蓄”账户支取“存款”——社区为她和老伴安排他们的邻居王桂云到家里提供养老服务。幸亏有王桂云在身边悉心照料,现在,老人已基本恢复了健康。
与张凤云当年提供的服务相比,王桂云的服务内容更加丰富,除了春夏秋冬常规项目外,还有许多新内容。王桂云说:“我早上领着她上早市买菜,每周一下午去合唱团唱歌,有时还带她去做公益劳动,比如清理小广告,参加社区执勤等等”。说起这些丰富的活动内容,老姐俩相视一笑。
据张秀琴书记介绍,9年来,已经有20多对社区老人在“阳光快车”时间储蓄银行办理了时间“储蓄”与“支出”业务。
时间银行:填补老人精神空虚
哈尔滨市烟厂社区的这个“阳光快车”时间储蓄银行脱胎于美国人埃德加·卡恩倡导并创办的“时间银行”。卡恩认为,劳动不分贵贱,不管是盖房子还是看小孩,这些劳动的时间都是平等的,通过在“时间银行”存取劳动时间,人们可以相互提供服务。
目前,“时间银行”在我国的南宁、南京、重庆等城市也出现过,主要是依托于居民小区,重点服务对象是老人。在2010年全国两会上,有政协委员提出议案,以社区为单位成立“时间银行”,服务“空巢老人”。
张秀琴告诉记者,这种时间储蓄的居家养老方式,解决的不仅仅是空巢老人的物质生活所需,更填补了老人们的精神空虚,密切了邻里之间的关系。
“我们在为不同的‘储户’结对子的时候,要考虑双方的性格、兴趣及工作生活经历,尽可能让双方能够找到共同语言,愉快地度过晚年生活。”张秀琴说,现在社会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大,很少有儿女能够经常地坐下来跟老人聊天谈心。而通过时间储蓄结交的双方,因为年龄相差不大,生活经历相似,所以很容易聊到一起,这样让空巢老人在解除寂寞的同时得到了精神满足。
除了填补老人精神空虚外,时间储蓄还有一个意外收获——密切了邻里之间的关系。记者到张凤云老人家采访时,王桂云正在陪老两口聊天,而她实际的工作时间是每周末。对于记者提出的“聊天算不算工作时间”的问题时,王桂云笑着说:“哪能算那么细啊,只要不是周末干活就都不算。”
专家:服务双方都有收益
张秀琴书记告诉记者,虽然他们办的“时间储蓄”也叫“银行”,实际上,这个银行的“收入”、“支出”并不十分精确。
“多一点,少一点,没有人会像对待货币银行那样去刻意追究,倒是这种银行的运作模式为邻里之间提供了一个相互帮助、相互了解的平台。”张秀琴说。
黑龙江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王爱丽研究员认为,我国的老龄社会提前到来,社区居家养老不失为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方式,而这种通过“时间储蓄”方式进行的接力式服务无疑为居家养老提供了积极的辅助,值得倡导。
“现在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所谓‘老年人’的年龄段也在不断向后延伸。”王爱丽说,通过“时间储蓄”,那些年轻一些的老年人依然可以老有所为,在他们为别人服务中能够感受到自己依然被社会需要,依然被社会认可,这是对老年人精神上的最大抚慰。
王爱丽认为,通过“时间储蓄”,一方面照顾了他人,一方面还实现了自身的社会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服务者还是被服务者其实都是受益者。本报记者 张世光 郭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