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老年网

花鸟画画家张继馨:三结合中求变法(组图)

来源:城市商报

加入时间:2010-8-2 9:48:14    点击:2822



    张继馨艺术简介 

    张继馨又名馨子,教授。 1926年出生于江苏常州,擅长花鸟画,19岁始拜着名画家、“吴门画派”嫡系传人张辛稼先生为师,成为吴门花鸟画传人之一,而今已是继陈大羽之后江苏写意花鸟画坛的“扛旗”人。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名誉会长,苏州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苏州市职业大学教授,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客座教授,泰国曼谷中国画院名誉院长,台湾艺术协会高级顾问。

    其工笔、写意无所不能,花鸟、树石、草虫、鱼虫、瓜果无所不精,堪称花鸟画全才。他的花鸟画创作笔墨纯熟,刚柔并济,构图多变,格调清新。

    出版的专着有 《画事一得》、《笔上参禅》、《馨子砚语》、《颠倒葫芦》、《吴门画派的绘画艺术》(合着)、《草虫画谱》、《鸟类画谱》、《清供画谱》、《芥子园画传——蔬果篇·瓜菜》等数十种画谱,以及《张继馨扇集》、《张继馨书画集》等50余部,发表专业论文500余篇。

    张继馨1926年11月生于武进,幼时酷爱绘画,少时因家贫而不得不辍学在上海一家印刷厂做学徒工,后遭虐待往苏州一家煤店当伙计,他从喜爱煤店的几幅古画而穷追 “吴门画派”艺术,19岁拜苏州着名画家张辛稼为师。张乃“吴门画派”嫡系传人,这一画派乃明代沈周与其学生文徵明为先韧,唐寅、仇十洲、陈白阳等为群体,崇尚吸收宋的严谨和元的纵逸形成自己的特点,明清以来不仅在苏州、长江一带,乃至在中国画坛都占有重要位置。近现代,陆恢——陈摩——张辛稼,形成具有典型吴门艺术色彩的花鸟画派系,张继馨浸润在这一画派艺术的精髓中,广览古今丹青名迹,由工笔而又写意,师古师今师自然,中得心源而禅悟个性的笔墨语言,不仅得其画派骨肉与魂魄,而且对于画史画论颇为用心。

    张继馨绘画与理论双向渗透,在激情创作中转向冷静思考,他不断审视和挖掘传统中国花鸟画深层意蕴与表现形式,以功力寻求笔墨精神与理念的突破,在传统中糅进现代水墨的意味及西画的某些构成,作画抽象而不乱踪,写生遗貌取神,变形而不失神,不拘于形迹而超越有限之形,进入有法而无法的艺术境界,书法用笔作画,笔中见墨,墨中见笔,疾风暴雨,随机应变,笔墨纵横,醇厚华滋;施色大雅大俗,明丽庄重;才情与学养于酣畅淋漓的笔墨中溢现,画风于大江南北之画坛卓然一格,特别是其笔下蟋蟀、纺织娘、蚱蜢、蜻蜓、鸣蝉、蚂蚁、蜜蜂、青蛙、蝌蚪、小鱼等,或与春花作伴,或与秋菊为伍,或嬉游荷间,或萦回于柳丛,形物大小搭配生动,情趣盈生,让人叹为观止。

    已经是江苏花鸟画扛旗人物的张继馨先生对绘画艺术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止过脚步,即便是现在已八十四岁高龄,他每天仍坚持写书法两个小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张老称,白石老人老来变法,朱屺瞻先生80岁以后也开始慢慢变法。在绘画的道路上不能“知足常乐”,要永远不觉满足,所以他给自己刻了方闲章“苦极乐极”。

    谈到变法,张老称,笔追水乡,幽情壮采,常以鱼虾蛙蟹与水芹、茭白、芡实、莼菜、莲藕、鲜菱、芦苇、水杨、蓼花及农家四季作物等形物的重组、建构与表现,甚至将吴门老房子上的瓦花、花格围墙上的狗尾巴草、残壁上的爬山虎、水巷船梢上的盆花等俱入笔端,以“三结合”的艺术形式建构作品,把书法与绘画结合;把山水和花鸟结合;把写意和工笔结合。

(szlaon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