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老年网

解“空巢”之忧 需创新养老模式

作者: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 张雄

加入时间:2010-8-30 13:46:38    点击:686


    中国有几千年家庭养老的传统和文化,但如今,快速的老龄化、越来越大的养老需求以及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状况的深刻变化,都要求养老走向社会化、市场化。老人们“来回坐公交车排解寂寞”、“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式的生活状况,应当引起全社会关注,更要求我们创新养老模式

  “来回坐公交车排解寂寞”

  根据《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2001年到2020年是我国人口快速老龄化的阶段,平均每年增加600万左右老人,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28%,大大超过总人口年均0.66%的增速。人口快速老龄化,使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挑战。

  调查显示,75.3%的人想跟年迈父母住在一起,但69.4%的人由于经济原因(如住房问题)无法实现想法。与此同时,在家庭小型化趋势下,“空巢”老人数量与比例不断增加。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核心城区居住的老人中,“空巢率”已达70%;而在我国1.67亿60岁以上老人中,“空巢”的占了一半。

  他们很多人孤独寂寞,物质生活虽不成问题,但精神生活不丰富,感受不到老年生活的乐趣和意义。老人们“来回坐公交车排解寂寞”、“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式的生活状况,应当引起全社会关注,更要求我们创新养老模式。

   养老工作绩效不能只看“床位数”

  中国有几千年家庭养老的传统和文化,计划经济时期则有政府办“敬老院”的模式,因此养老往往被理解为“政府托底、家庭赡养”。但如今,快速的老龄化、越来越大的养老需求以及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状况的深刻变化,都要求养老走向社会化、市场化。

  我国现行的“居家养老”模式尽管有诸多合理性,却也有局限性,集中反映在三个方面——

  一是对于“空巢”的、生活只能半自理或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而言,居家养老并不适合。身边没人照料,老人始终处在“不安全”状态中。

  二是4个老人要下一代一对小夫妻照料,年轻人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精神负担重,加上自己工作和养育子女的压力,实在难以做得周到。

  三是不少老年人不缺钱,也想用儿女孝顺的钱和自己的积蓄换取所需的服务,提升晚年生活质量,但分散地居家养老,而不是生活在可集中提供老年服务的空间比如专门的老年公寓、老年社区,所需的服务买不到。

  再看一些城市里由政府举办或在政府支持下民办的养老机构,由于资金、人才等条件的限制,老人在有限的空间里生活,主要解决基本生活需求,精神需求的满足不够,有不少尴尬和遗憾。但是,不少政府部门常常以这类机构提供和新增多少个“床位”作为养老工作绩效评估的重点,这显然并不妥当。

  试点打造新型养老示范区

  “幸福养老”,需要高质量的设施、环境、医疗服务、生活照料等等;养老服务实际上是组合式的“产品供给”,只有在“集中消费”的地方,市场才有存在的可能,而老年产业的发展需要市场带动。“居家养老”的问题正如前所述,老人居住分散,消费不能集中。

  我们不妨借鉴一些国外的经验,如美国“分层次、市场化和产业化”的养老模式。在美国,老年社区、老年公寓十分普遍,分为赢利性和非赢利性两类,前者大多为私人公司所办,后者主要由教会兴办,政府则给予部分津贴。老年社区一般坐落于大城市郊外,环境好、规模大,多为私人投资、市场化运作,社区内集中了各种专为老年人服务的项目和设施。

  不过,“幸福养老”更应当是个社会系统工程,内含着政府与市场、物质实体和精神向度、社会学的干预与经济学的运筹等等。目前我们探索新的养老模式,不妨在一些地方试点打造“养老示范区”,以期由点到面,层层推进。

  示范区在管理体制和运作模式上,既应有别于政府主办的养老机构,又要区别于由市场主体主办的具有房地产经济性质的养老机构,它应当采用多元管理体制,能同时体现政府的政策引导和监管、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市场化投资运营、专家的指导和监督以及老年人的自主参与、自我管理。它应该善于动员和利用社会各种资源包括智力资源、科技研发力量的支撑;在做好老年群体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的同时,满足他们的精神慰藉可借助社会组织、志愿者团体,如让老年人多与青少年接触互动,也让老人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工作,发挥他们的才能,“老有所用”;也要营造让老年人自主管理、自我服务的条件、氛围……这样,老人的生活内容便能够丰富而有意义。

(szlaon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