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吴康参加干休所组织的免费体检,哪知体检单位在X光片发现其肺部有阴影后,体检报告却仍写心肺正常。一年后,吴康被确诊为肺癌,他认为是干休所和体检单位工作失误导致其病情延误,向两家单位索赔40万元。经调解,老干部和两家单位达成协议,由体检单位一次性补偿他18万元,并和干休所共同负担其医疗费用。
报告“正常”却留下“阴影”
吴康是南京市玄武区的退休老干部,今年已70多岁。退休后,吴老养花练字,日子过得优哉游哉,身体也比较健康,除了头疼脑热等小毛病外,没什么大病。
2007年5月,吴康在玄武区某干休所的组织下,到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免费体检。在进行胸部X光检查时,医师发现,吴老的右上肺有1.5厘米左右的阴影,于是,他在诊断结论上写下:建议进一步做CT检查。当时医生跟吴老提了一下,吴老并没有在意。
体检结束的一周后,干休所就将体检报告送到了吴老手上,吴老翻看了一下,几乎所有指标都是正常的。在体检报告的心/肺一栏中,填写的也是正常。
一年后查出肺癌
2008年10月,吴老突感身体不适,经常喘不上气来,便到鼓楼医院去就诊。
医生安排吴老去做胸部CT,片子显示吴老的右上肺已经有一个很大的阴影。经过专家会诊,确定其为肺癌。吴老难以置信,“我身体一直都很好,怎么会突然得了癌症呢?”医生表示,从吴老肺部的阴影看,病灶形成的时间至少有一年以上。“老爷子,现在什么也别想了,赶快治疗,如果是良性,只要及时治疗是可以治愈的。”医生说。
吴老便住医治疗,前后共花费近11万元。虽然医保报销了大部分,但是还有5万余元需要自理。
体检报告被疑有误
“2007年5月体检的时候不是还一切正常吗?难道体检报告有误?”吴老到干休所查阅了自己2007年的体检报告,发现当时做X光的时候,就发现肺部有阴影,而且医师的建议是做进一步检查。“有这个结论为什么我不知道?”吴老看到这些情况后,质问干休所的工作人员。
经过了解后,吴老才知道,当时干休所仅向其送达了体检报告,而X光片和诊断结论则没有及时送到他的手上。由于吴老没有看到诊断结论,没有做进一步检查,所以体检报告上也就没有反映其问题。
吴老认为,由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干休所工作上的失误,导致其病情治疗延误,为此,他要求两家单位赔偿其经济损失40万元,同时负担其医疗费用。
5个月调解获赔18万
干休所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表示赔偿标准太高,无法赔偿,同时还对体检报告是否延误了吴老的病情提出了质疑。
今年3月,吴老向玄武区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其出面调处这一纠纷。区调委受理该起纠纷后,立即指派玄武区卫生局、民政局一道参与调解,相关医学专家表示,如果2007年体检后,吴老能够及时做进一步检查并做相关治疗,可能就不会发展到今天这一步。
经过5个多月的耐心调解,吴老和干休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方于今年8月达成协议。吴老自费部分医疗费5万元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干休所共同承担;同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再一次性补偿吴老人民币18万元。
(文中人物系化名)
通讯员 张佐 快报记者 陶维洲
调查·分析
判断体检漏诊期限为三个月
南京体检机构水平参差不齐,市民应选大医院体检中心
年年健康体检为何查不出癌症?不少对自己身体很自信但却不幸患上癌症的患者对此非常郁闷,专家告诉记者,判断体检的漏诊时间期限为三个月。同时,记者采访中发现,目前南京体检机构水平参差不齐,专家表示,体检应挑选大医院的正规体检中心,同时应避免一些误区。
专家:报告未提醒不合理
南京第一医院体检中心主任凌龙告诉记者,在体检过程中如果发现了癌症的早期症状,比如肺部的阴影、肝脏上的肿块、血液中的肿瘤指标比较高,体检医生都有义务和责任在体检报告中给出相应的提醒,建议到相关科室进行进一步检查。
健康体检专家表示,体检是早期发现癌前病变和癌症的重要途径。体检中的血液检查、X光、B超、乳腺钼钯摄片等都是常用的肿瘤筛查方法。
凌龙解释,一般来说癌症病灶有的时候发展很快,如何判断是体检中的错检和漏检,在行内也有一个时间限定。在体检结束三个月之内,如果患了癌症,那么体检中心有一定的责任,这个也要看体检的项目和癌症部位的对应情况。超过三个月,是不是体检中心漏检就很难说清楚了。凌龙告诉记者,像吴老这样,当时体检肺部有阴影,但是时隔一年之后才查出来是肺癌,就非常难确认是否是体检中心的漏诊,应该拿着原始片子找一位呼吸科的专家进行初步的鉴定。但是在体检报告中没有任何提醒这也是不合常理的。
体检业相对来说比较混乱
记者发现,对于体检报告单,不少人都持有怀疑态度。南京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家里的阿姨有胆囊息肉,还挺大的,本来就准备过几天手术的,这几天正好有一个体检机会,听说还挺先进的,站在机器上一会儿,身体状况就一目了然,阿姨本来还挺相信的,但是体检下来,竟然没有查出她的胆囊息肉。
据了解,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南京这几年体检机构也如雨后春笋冒出来很多,除了二三级医院内设的体检中心外,还有民营的专业体检机构,有的地方甚至有还没体检就出结果的“黑作坊”。凌龙告诉记者,体检业相对来说也比较混乱,许多体检中心的医务人员没有从业资质,甚至是厂矿医院退休下来的不具备系统专科水平的医生。还有一些小的体检中心,为了确保利益,买的仪器都是便宜的,比如彩色B超换成黑白B超,那么清晰度肯定是大打折扣。
凌龙表示,市民体检一定要选择大医院的正规体检中心,这样可信度高一些,这些医院的体检中心医生大多来自于本院医生,如果在体检中发现问题,还可以请专科医生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可以进一步随访治疗。
【服务·提醒】
一次体检非“一劳永逸”
多久体检一次才安全?凌龙指出,一次体检结果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因为一些疾病,如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其发展速度较快,且症状不明显,很难察觉。一般来说,20多岁的年轻人只要花个100元,检查肝功能和传染病一些项目就好了。一般女性35岁、男性40岁以前平素健康的人可每两年体检一次,超过此年龄以后应每年体检一次,随着年龄的增长,体检内容也应逐步详尽丰富。
“全身扫描”不适合所有人
不少人体检的时候为了省时间,经常说:“来个全身扫描算了,省得一项项检查麻烦。”这样的想法也存在误区,在体检中每种检查都有针对性,CT不能代替B超,核磁共振代替不了CT。市民在体检之前应咨询一下医生和专家,选择有针对性的项目。
内外科体检别随便放弃
有很多人在选择体检项目时,常将内科、外科等“只用人”的项目放弃,而只选择验血、B超等。凌龙指出,临床医生的“问诊”和“手诊”同样重要。通过“问诊”可以全面了解其生活史、家族史、既往史及现病情况,通过“手诊”直接发现某些疾病的异常体征。还有很多人将体检与看病混淆,凭自身感觉选择项目。实际上疾病的潜在隐患并不能让人在短时间内感觉出来,凌龙建议受检者在体检之前应与专业医生充分交流,根据年龄、职业、身体状况以及既往史和家族史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为受检者制定个性化的健康体检。
快报记者 安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