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理财宜选自己看得懂的产品
来源:《半岛晨报》
没多久就是九九重阳节了,老人要远离理财陷阱,理性理财。不久前,汉口的方婆婆到家附近一家银行办理储蓄业务,结果被貌似银行工作人员的保险公司员工“盯”上。在收益比定期高许多的诱惑之下,方婆婆首期支付3万元,购买了一款“理财产品”。事后发现,购买的“理财产品”不过是一份保险。方婆婆及家人要求退保时被告知,因为过了15天的犹豫期,退保可以,但要损失10%以上的本金。
不适宜期限较长的投资
资深理财经理艾莉介绍,退休规划和子女教育规划一样,是人生理财规划的重要组成部门。退休规划越早进行越好,并不是要等到退休后再进行。“如果退休前规划、准备得不够,年老退休后再规划,要注意把握老年人收入、支出的一些特点。 ”她说。
据介绍,老年人退休后的收入来源比较单一。一般来说,老年人除了退休金外,就是子女孝敬的“孝心钱”了。对部分家庭的老人来说,不但没有“孝心钱”,还要被子女“啃老”。
老年人的退休金多会大幅低于退休前的收入,退休收入的增长率往往也低于通胀率,其结果是老年人的储蓄不断降低,甚至会负增长。“老年人的收入下降的特点决定了其不能像年轻人一样,采取激进的投资策略——年轻人投资亏了,还有时间有机会赚回来。对老年人来说,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差,理财应该是‘稳’字当头。”业内人士称。在老年人退休后的支出中,医疗费用的支出会占到相当大的比重。老年人容易生病,常常会有急用钱的时候。“不太建议老年人进行期限较长的投资。提前支定期存款,利息将全部按活期计算,利息损失较大。 ”
理财经理提醒说,许多老年人对保本型的结构性存款产品情有独钟,事实上这类产品中有许多产品提前终止会有一定的本金损失,大多数的产品是客户不得提前终止的。如果老年人购买这类产品过多的话,一旦就医急用钱,可能会造成不小的麻烦。
高风险投资比例不超过20%
“在国内保障不够健全的情况下,大部分老人都要靠存钱养老。在当下的负利率时代,如果不理财,只是一味地在银行存钱,资产将会缩水。”业内认为,老年人同样要注重理财,努力让资产保值增值。
据了解,储蓄、国债、债券型或货币型基金、投资于债券和票据市场的银行理财产品、实物黄金等风险较低,比较适合老年人投资。但具体选择何种理财产品,如何进行资产配置,要根据自己的资金量、闲置期限、风险承受能力等因素决定。建议老年人可进行如下资产配置:拿70%-80%的资产进行稳健投资,比如储蓄、国债等;拿10%-20%左右的资产进行风险相对较高的投资,比如购买基金、股票等。“较高风险的投资可拉升整个投资收益水平——稳健型投资的年收益若为3%左右,较高风险投资的收益若为7-8%,则整个收益水平可能达到5%左右。较高风险的投资即使损失较大,因为占比不高,也不会影响大局。 ”业内认为。
选择自己看得懂的产品
银行理财经理介绍,老年人收入及支出特点,老年人要轻松理财,重要的是掌握安全性和便利性两个基本原则,不要一味追逐高收益。所谓安全性是指首先是不亏本;所谓便利性是指老年人用钱,尤其是看病用钱难以预知,需支取方便,以备不时之需。
业内提醒,理财中有一条永远不变的规律,就是收益永远与风险成正比,收益越高,风险必定越大。老年人在选择理财方向时往往会货比三家,哪家给出的预期收益率高就会选择哪家。其实在这时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搞明白,为什么同类型的产品中这家的收益要比别人的产品高,在高收益的背后是否隐藏着自己无法承受的高风险。
产品的投向、期限、流动性、担保、结构等都可能会对产品收益产生较大的影响。要选择自己看得懂的,适合自己的产品。老年人要防止被忽悠,其实有一个简单易行办法:正常的银行理财产品年收益在4%左右,当销售人员称某产品年收益超过5%的时候,老年人就要特别留意高收益背后的高风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