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老年网

财经观察:养老危机下的退休难题

来源: 新华08-财经周刊

加入时间:2010-10-25 19:14:12    点击:806


  一个城市的退休新政,两种观点的针锋相对,全民关注养老保障何以为继;激烈对抗引发罢工狂潮,渐进改革能否消解社会矛盾;深度剖析延迟退休效用几何,敬请收看本周财经在观察《养老危机下的退休难题》。

  10月19日,法国爆发新一轮罢工游行高潮,230多支罢工队伍分布法国各地,游行人数高达350万人。这是萨科齐政府计划将退休年龄从60岁提升到62岁后,法国爆发的第六次大规模反对示威浪潮。在同一个时间点上,法国并不是为延后退休产生激烈争端的唯一国家。国新办9月10日发布《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称,2035年,我国将形成2名纳税人供养1名养老金领取者的严峻局面。人社部社保研究所所长何平随后表示,“相关部门正在酝酿条件成熟时延长法定退休年龄”。这段表态不甚明确的言辞立即引发政府将要延长退休年龄的猜想,反对之声汹涌而来。最终,人社部以“目前不会调整退休年龄”的明确回应暂时平息事态。关于中国是否应当延长退休年龄的争论一波未平,上海市试行柔性退休,使得对延迟退休的猜疑一波又起。上海此举,是在全国政策未有松动的改革个案,还是全国率先试水的探子,业内形成针锋相对的两派意见。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社会保障系主任 褚福灵

  我们逐步提高退休年龄是必然的,战略性的,历史性的选择,所以我们不能守住以前的制度不变,不变是不对的,一定要变,以变应变,使这个制度更有生命力,更有活力,其中一条是弹性退休,先可选择,然后逐步的稳步的提高退休年龄。

  人社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 苏海南

  在当今的中国,我们并不具备全国搞延长退休年龄的这样一个现实需要和现实可能。现在并不是到了推行这个事情的时候。

  中外国情不同,延迟退休政策的制定是否得当也就必须因地制宜。在国内,目前从普罗大众到专家学者,已经针对该问题形成了立场坚定、阵线分明的“延退派”和“挺退派”。延退派推崇国际经验,坚持认为现实告诉我们延迟退休已是国际大风向;挺退派则坚持在特殊国情面前,所谓的“国际经验”也不是什么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争论、抗辩、质疑,似乎是没有尽头。但是我们还是必须冷静下来,再回头看一看其中的是与非。

  现代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始于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美国,至今不过80年的历史。在中国,城镇职工养老纳入社保更是不到20年的历史。一份被“延退派”广泛引用的数据为:早在上世纪末,世界上165个实行养老保险的国家和地区,50周岁退休的只有9个,中国就名列其中。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社会保障系主任 褚福灵

  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包括日本也好,一些欧洲国家,他们的退休年龄大概,包括女的在内,一般60岁以上。有一个稳定的养老金来源,那么我们的退休年龄就要适度提高,因为我们的寿命越来越长,80岁、90岁、百岁老人,你不提能成吗,肯定要提。

  在中国人均寿命由1978年67岁延长到2004年72岁的情况下,养老保险筹资运作不断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1999年全国有1/3的省份出现养老基金收不抵支,2000年全国又有19个省出现亏空,养老基金库存结余进一步减少。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社会保障系主任 褚福灵

  大家都想早领退休金,一旦这个链条你交得少了,那钱没了,我们整个制度就不可持续了。按说应该是你缴费的时间,比如我缴30年,领15年,这是顺理成章的,反过来你缴15年,你去领30年,这问题是很大的。这不但是咱们中国如此,国际社会也如此。

  据《中国养老保险基金测算与管理》课题组测算,中国退休年龄每延长一年,养老金统筹基金可增收40亿,减支160亿,减缓基金缺口200亿。由此推算,延后退休将切实减轻养老金压力。但与此观点相反,部分专家认为,巨额缺口不应当由老百姓埋单。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 唐钧

  从计划经济时代过来的他们没有那种养老储备,但是这些钱也不是说他们花掉了,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些钱都给国家拿走了。国家拿走以后干什么呢,搞建设,搞建设的结果是什么呢,就形成了今天的国有资产。所以我主张就是说实际上要解决养老保险基金短缺的问题,实际上第一个要去关注的问题就是这个钱应该跟国有资产要。

  “延退派”主张退休年龄延后的理由之二为:中国将在2015年前后由人口红利转向人口负债阶段,西方国家在此种转型过程中均借由延后退休应对劳动力短缺。“挺退派”则针锋相对指出,中国目前产业结构仍以制造业为主,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状况并未发生根本改变。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 唐钧

  以前进入老龄化国家,基本上是几百万人口,几千万,最多是几亿人,没有像中国这样10亿以上人口的国家进入老龄化。人口规模大,他对老龄化结果的影响是不同的。

  人社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 苏海南

  我们现在不必要急着做这个事。国际上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他们早富又老,有了大量的社会财富,劳动力供不应求,他们的整个产业结构层次比较高,更多的人或者大量的劳动者从事白领的,研发的,这种非体力的,也是完全符合他们国家的现实需要。但是这样一个时期,这样一种生产力水平,这样一种劳动力结构,这样一种人口结构,在我们当今的中国还远没有达到。

  实际上,人保部多年未能正式将延长退休年龄提上议事日程,更多是出于对就业压力的考虑。目前中国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总共超过了1.1亿,每年有300万左右的退休人员,占到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3%,而每年新增的就业机会只有1000万个。如果这300多万人延后退休,则直接占据了当年就业机会的30%。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 唐钧

  中国到老龄化最高潮的时候,我们还有6亿多的劳动力,将近7亿。从现在来看,中国正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这预示着中国的企业可能将来用人会减少,所以就业岗位是何种是中国的一个大事。因为失业就意味着你不能参加第一次分配,初次分配的资格就没有了。

  推迟退休年龄的政策涉及多方利益,草率出台恐怕将连累民生百业。这种背景之下,按照国际经验,所谓延后退休年龄的折中方案也就浮出水面,但这个看似中庸求稳的拟定措施也遭到了激烈的反对。

  今年9月10日,国新办发布会上,人社部官员表示,政府考虑“有可能女职工从2010年开始,男职工从2015年开始,采取‘小步渐进’的方式,每3年延迟1岁,逐步将法定退休年龄提高到65岁。”此种方案也得到业内部分专家的认可。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社会保障系主任 褚福灵

  既得利益受到影响,你50岁退休马上领养老金了,你让我再缴10年,那谈何容易。现在做这个决定,好比一年提高两个月,一定要渐进,在渐进当中发现矛盾,再见进当中减少冲突。

  而正是这种“渐进中消退矛盾”的初衷遭到了“挺退派”专家的尖锐批驳。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 唐钧

  我觉得这个方案其实有两个问题,第一个其实它是一个叫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因为在这种过程当中大家逐渐对这个东西麻痹了。第二个,即使是现在的这些专家学者他也认为中国即使要延迟退休年龄的话,也要15年以后,那么也就是说如果从现在开始实施的话,这15年当中被延迟,不管你是一个月、两个月还是三个月,实际上是被牺牲的。

  不待扬鞭自奋蹄是好的,享受浮生半世闲也不坏。对于正在实行的柔性退休政策的判断也许只有我们站得更高,不纠结于偏执得争论才能看清。延迟退休是不是应对老龄化的唯一良药?退休年龄延后了,老龄化危机就会迎刃而解吗?养老保险作为一项公共事业,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基金注入力度显然是与漂亮的GDP增长曲线难以贴合。部分老百姓长年拿着“最低工资标准”的正常工资,我们也就不能怪罪他们想方设法提前退休拿养老了。在未能理顺现有养老保险制度格局,又没有穷尽其他应对老龄化措施的情况下,冒然延迟退休恐怕不得其法。最后我还是想提醒一下所有的观众,当一项政策关涉到您的切身利益的时候,您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见,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或者说您必须做出自己的选择。

(szlaon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