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何时始有爆竹焰火生产,文献未见记载。但从早先行业艺人老前辈口中得知,则在明末清初时期。那时的爆竹与鞭炮,主要从徽州和汉口两地传入苏州。故该业在旧时的招牌上,一向用“汉鞭”、“徽炮”作告示,以示明正宗,招徕生意。其中突别之处就是,该业的手工业者的籍贯,自清代以来主要为“徽帮”居多。
苏州爆竹焰火的主要原材料为硝酸钾,又名火硝。辅助材料有桑连参、硫磺、木炭、红纸、花纸、花线等;鞭炮,过去称为黄鞭。因它主要原料为石黄、硫磺及黄色草纸。在配制火药上,这是关键的重点。因为它涉及到产品的性能优劣。苏州在这方面的配制非常精到,通常是硝酸钾75%、硫磺12%、木炭13%的比例合成。除了普通火药,还要加入大量的氯化钾助燃。这种火药一克能产生约三千大卡的热量,达到二千到三千摄氏度高温,火花的喷射高度有30~40米。
焰火的色彩,古时以雄黄用来产生黄烟,象征吉祥和辟邪;后改用硝酸纳取代;此外,使用碳酸锶,制造红光;采用硝酸钡,造成绿光;加入碳酸铜,是为蓝光;而加入金粉,则幻化金光;制作时,将粉子药灌在纸管内,或用水拌,或轧片子,使其在燃烧时能像流星似的发射出来,十分好看。
在焰火制作过程中,扎工的一道关十分重要。它是用竹篾扎成架子,造型要精心设计。一般在编扎时折叠缩小,又能在燃放时空中展开。扎工的下道工序便是纸工,即糊纸,通常用棉筋纸(又叫广皮纸),须用矾水浸成,具有防火性能,增强安全。然后,再由画工施加丹青,以红色喜庆为主,达到鲜艳夺目之感。
苏州的爆竹焰火作坊,清代时大多开设在齐门外,清末民初时逐渐移至阊门外山塘街一带。据称在乾隆年间,全城从事爆竹焰火生产的艺人已达三百余人(不包括从业人员),生意最兴隆时期,要数太平军解放苏州期间,那时用于庆功祝捷,到处要放爆竹。相传有“一担爆竹,一担银”之说。由于市内制作爆竹焰火的作坊较多,同业间彼此竞争非常激烈。每逢农历正月廿三日,全城花炮店相关人员要集中在北园齐王庙侧火烈巷的“花爆公所”(建于清代,时间不详,内供奉李畋塑像,它被花爆业信奉为祖师)竞放各种花炮与焰火,谓之曰“献彩”;清人袁景澜的《吴郡岁华纪丽》:苏州每到正月间,各社庙都必须要竞放焰火,有架子焰火,有盒子焰火,“架高逾丈,盒层至五。 ”苏州制作焰火的手艺人,有许多好手,其中着名的有吴瑞卿、黄家禄等,遗憾的是他们的技艺在“传子不传婿”的族规下,致使一些优秀的传统技艺未能很好地传承下来。
辛亥革命后,苏州的爆竹焰火业逐渐趋于衰落。特别是日寇侵华时期,每到年关,大街小巷上贴着不许人们放鞭炮的禁示,日本宪兵与伪兵更是经常擅自进花炮店盘查发难,动不动就被扣上“军火支敌”的罪名,借机勒索。在这种白色恐怖下,不少店铺被逼倒闭、转业。原来十分兴旺的爆竹焰火业,在那个时期已大大减少。全市仅剩下“黄义泰”、“钱天兴”、“汪震和”、“俞震泰”等二十来家。
新中国成立后,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合作化高潮中,引导私营业主组成“炮竹生产合作社”。社址就设在山塘街65号。其后,在推陈出新的架子焰火的制作中,大批新品问世。 1958年的国际劳动节,1959年的国庆十周年,苏州应邀派出焰火炮竹老艺人与技术骨干,带创新品种,专赴北京天安门广场施放,博得在场国内外人士的一致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