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是江南着名的鱼米之乡。盛产的稻谷,以糯软滋润的粳米和糯米为主。它们是制作各类糕团的上等原料。口操吴侬软语的苏州人,喜食甜食。既糯又软、既香又甜的糕团,当然正对苏州人的胃口。而且,糕团谐音“高兴团圆”,是很讨吉利口彩的。据传苏州最早产生的糕,源于春秋时期的吴国。城内粮草几乎断供。然而,未雨绸缪的吴将伍子胥,早就将状似城砖的风干年糕,砌在城墙一侧。于是,吴军依靠这些“砖糕”,最终守住了城池。当然,这只是浪漫的附会。
不过,苏州人喜欢吃糕团是不容争辩的事实。一年四季,糕团不断。以农历为准,正月初一吃小圆子;正月十五吃元宵(汤团);二月初二吃撑腰糕。清明节前后祭祖,得吃青团子。四月十四日轧神仙。交好运的神仙糕不可少。端午节纪念伍子胥和屈原,必吃粽子(也属糕团范围)。九月初九登高,要吃重阳糕。一年一度的春节,家家户户都要吃糖年糕。
脍炙人口的苏式糕团,以历史悠久、品种繁多、价廉物美、名店争艳而享誉全国。提起糕团店,人们往往称道的是观前街上的黄天源。其实,在古城沧浪区内,还有一家颇有口碑的糕团名店——聚天兴糕团店。该店始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地址在养育巷南端。它的市口相当不错:附近有一家小菜场,糕团店为必经之处。市民早上买完菜后,顺便带一些糕团回家。紧挨店面,有一家张水泉肉店。旁边不远还有一家豆浆店。糕团店往南一些,便是热闹的道前街和司前街。处在三家要道之间,与多家食品店为邻的聚天兴糕团店,得地利和人气之利,生意自然“兴隆”不会差。
聚天兴,有“聚天下之兴”的含义。店主姓郁,中等个子,身材偏瘦。眼睛炯炯有神,显得精明能干。店里包括老板在内,一共有四人。老板的弟弟,主攻糕团制作。雇佣的一个年轻伙计,人们都叫他“连男”。他负责制作肉包,有一手过硬本领。小巧玲珑的老板娘,人长得漂亮标致,很能吸引顾客的眼球。她整天在店里忙进忙出,料理琐碎事务,把糕团店整理得干干净净。连男做的大肉包有四大特色:皮薄、肉嫩、汤多、味鲜。其制作秘诀在于:包子在剁肉馅时,把肉皮剁碎后,与肉汁肉酱拌在一起,上蒸笼蒸熟后,吃在嘴里就会产生有汤汁的鲜味口感。
聚天兴其实是一家经营面点和糕点的综合点心店。上午供应各色面点和糕点,下午供应团子、包子和油氽饺。逢年过节,还有不同的时令品种:清明节前后的青团子、端午节的粽子,以及春节期间的桂花糖年糕、汤团和小圆子。松糕是聚天兴当家品种中的一张名片。松糕呈长方形,因其色泽嫩黄又称“黄松糕”。其主要原料是米粉,粳糯相合,以糯为主,求粗不求细。制作时,择以赤砂糖,加糖腌猪油和胡桃肉,中间再加一些豆沙。放入方形蒸笼内用大火蒸,出笼后软糯宜人,香甜可口。如果放在通风罩篮内,多日不变质,可随蒸随吃。李渔《闲情偶记》卷五称“糕贵乎松,饼利于薄”,松糕即得其真谛。
炒肉馅团子的制作,十分精细,聚天兴对此严格把关。其肉馅由郁老板亲自制作。他把金针菜、黑木耳、嫩笋、鲜肉和虾仁分别剁碎,加上多种作料炒熟后,包在团子内为馅。价廉物美,每只售价仅一角。其它如黄松糕、青团子、南瓜团子、油氽饺等,每只售价仅三分钱。此外,炒肉面、阳春面、定胜糕、桂花糖年糕等品种,也广受顾客欢迎。近悦远来,聚天兴糕团店确实“聚天下人高兴”了。
上世纪五十年代,聚天兴糕团店附近,住有一户姓包人家,据其后人回忆,聚天兴郁老板生有二男一女。大儿子后来去了朱鸿兴面馆。小儿子学医,曾经在儿童医院工作。老板的女儿上过大学。如今,这家聚天兴糕团店尽管已不在,但仍然活在老街坊的脑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