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扫街的本义。因为雨季,尼泊尔道路泥泞,太阳一照,又尘土飞扬,清洁工人没有洒水就一把大扫把舞将过来,让人避之唯恐不及。扫街的另一个含义当然是购物,中国人在哪里都是购物狂,更何况是在尼泊尔。
也许是信仰的关系,尼泊尔人总是平和安详:街道这样凌乱,交通这样混乱,卫生状况经常需要闭上眼睛或者屏住呼吸(路窄,巷深,人多,车子乱钻,还有突然冒出来的狗屎,牛屎等动物粪便),尼泊尔人依旧随意自在,趿拉着拖鞋从容来去。
所以,在尼泊尔扫街,琳琅满目的货品,急吼吼东翻西找的顾客,偏偏有一个笃定悠然的老板,是不是很赏心悦目?
同旅舍的中国旅游者大多腰缠万贯(卢比)。一对来自武汉的夫妇,准备在尼泊尔多呆几天,竟然换了6万多卢比。他们找我们聊天,常常就不自觉地聊起购物计划。想想这二位,哗啦啦地数着一堆千元大钞,神气活现地在地图上的尼泊尔小店指指点点,岂不有趣之极?
做过尼泊尔旅游功课的人,大多知道尼泊尔户外用品丰富多样且质优价廉,所以尼泊尔户外用品店铺总是最热闹的。还有尼泊尔地产的工艺品也吸引着大批的中国人驻足,当然这些货品也常常是鱼龙混珠,识货的而且会砍价的顾客笑哈哈,反之则是老板偷着乐了。
小邓对尼泊尔垮裤情有独钟,一直设想着自己穿着垮裤站在杜巴广场的妖娆姿态。尼泊尔垮裤最夸张的是它的大裆裤(几乎低至脚踝),这种裤子休闲自由而且特立独行,但并不适合我,一是身为教师穿这种垮裤太过雷人,二是在一个乡下小镇,赶这种时髦,肯定成为众矢之的:想象我穿上垮裤一路招摇,马上会变成刺猬——那些群众的雪亮的目光啊,总是像箭一样,一支一支射在我身上!
我们所住泰米尔街区是加都最繁华的商业街区,街道两旁全部是店铺,卖各种银饰、户外用品、手工制品、羊绒羊毛制品和无数的唐卡等等。街道窄,店铺多,花花绿绿,类似国内的商业批发市场。砍价是必须的,砍价也是愉快的,最关键的是,使用千元大钞(尼币)的过程更是豪放潇洒的。
我们在街上转悠,碰上一帮四川姑娘在街头吆喝,她们砍价成功,需要与人分享:一种绣花T恤竟然被砍到240卢比一件。应该说这个价钱已经相当便宜了。虽然T恤质量一般,图案简单夸张,宗教意味十分浓郁:比如那双大眼睛和问号鼻子就绣在你胸前!但重要的是,砍价成功,经过心里换算(尼泊尔卢比和人民币的比值大约为14:1 )后更觉成功!我们也笑嘻嘻在店里拿上几件T恤,站在门口,舞动着吆喝起来。
"总是碰见你,总是在这小路边"。这首诗很适合比喻在泰米尔闲逛的中国游客。我们转来转去,常常碰到貌似相熟的人,看着彼此手中的大包小包,当然是会心一笑。尼泊尔店主大多会一些简单的中文,砍价的时候就拿着计算器,输入自己的价钱,然后请你按下心中的数字。尼泊尔店主很讲究和气生财,不管你怎么砍价他都不生气。而国内的商店,国营店概不还价,而个体店价格还低了就黑脸甚至开骂。同行的老程看到一件绣有老虎的T恤图案很生动,跟老板还价200卢比(开价450卢比),老板不卖,扭头、皱眉、心痛万分,然后上来拥抱老程,大意是:兄弟呀,你可不能让我亏得没本啦。逗得我们哈哈大笑。
晓峰看到小纪念品总是动心,总是左挑右选:要送亲戚啦,要送朋友啦,所以他尼币用完后又兴冲冲地跑去兑换(泰米尔街区有很多兑换货币的地方,比值比樟木略低)。我和春妹买了些尼泊尔特色食品,一边走,一边大快朵颐。
看着"小沈阳"(东北人,长得像小沈阳的拉长版),带着女儿大包小包走进旅社,我们一起鼓掌,显然他才是今天扫街冠军!"小沈阳"等不及回房间,马上在大厅里很拉风地拿出一件披肩炫耀。等他上楼后,即有内行人指出,这是中国温州货。但遭到我们一致的嘘声——扫街这么快乐,怎么能扫兴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