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每当孩子们在教室吟诵着苏轼这首脍炙人口的题画诗时,我的心中就会和家乡张家港最东北部一个美丽的地方联系在一起,那就是南丰镇永联村的江南农耕文化园。
对于江南农耕文化园,我和学生早已经是常客了。双休、寒暑假我都会带着学生,背着相机去里面走走,感受一下她独特的农村文化气息,500多亩的园子,无论是里面的农耕展示区,还是其他区域,都是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
因为它目前是全国最大的农耕文化主题公园,就拿园子里的12座桥来说,是用古代时辰来命名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如果单在这12座桥上走一走,品一品,也要将近大半天的时间。桥下碧波潋滟,鹭鸶捕鱼,水草芦苇相依,人在桥上走,心在画中游,那可不是一般的惬意,闲情逸致会溢满整个心灵。
园子里,环境自然,清新,有着江南特有的气息,可以自己磨豆腐喝,可以打铁,牛耕地,坐牛车,在农家小院里玩玩斗鸡等等,累了可以去喝杯豆腐脑,再吃一碗鲜美的河豚,带着孩子观看狗狗赛跑、小猪跳水等节目,这些憨态可掬的农家曾经养殖的家畜、家禽等多彩的表演,会唤醒人们对乡村久违的记忆,成为人们视野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对城市里生活久了的人来说,无疑不是一次放松、快乐的旅程。若是天气好,春秋季,晒太阳,深呼吸,亲子游,都是不错的选择。
园内种有果树、花木,这些都为园子增加了不少生机。在农耕知识的历史区、养殖区,学生跟我去的时候,我每次都会让他们在农业历史区和养殖区里走走,看看,无论是园中的一些农业历史的石刻和雕塑还是展览馆里面的质朴农耕器材,都可以让孩子们用心地体会农村历史的发展历程,这里何尝不是一处系统的农耕教育的好基地呢?
徜徉在作坊街上,打铁、磨豆腐、蒸年糕、酿酒、榨油、制作幼儿的虎头鞋等乡村里特有的味道会让上了年纪的人更加觉得亲切,年轻人觉得厚重,孩子又满心好奇,大家会忍不住上去尝试一把,感受一下陈年乡村的醇香。
如果早晨走进园子,又会是一道风景。园中琴声悠扬,晨练的、散步的,伴随着作坊顶上的袅袅炊烟,农耕园似妩媚的少女,披着薄雾做的轻纱,灵动、安逸、雅致,真把一个杏花春雨的江南定格下来。遥望远处,湖中若隐若现地出现几艘停泊的木船,不时地轻轻碰在一起,发出一阵阵笃笃的声音。微风拂过,吹动岸边芦苇,那树,那花,那灯,那屋。顿时,花洒人间,在园中化为一只只柔情似水的蝴蝶,带着丝丝的娇妩,飞向永联最美丽的深处……
如若没有来过,以为这只是个普普通通的江南水乡,可是这时,我却觉得,我错了。她是一首诗,一首江南水乡百姓安居乐业、飞跃发展的长诗;她是一幅画,一幅缩小尺寸的江南水乡的绮丽画卷。美丽丰厚江南农耕的文化园,在张家港这片热土上,将新农村的过去、今天、将来都收入了历史和人们的心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