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老年网
梦里水乡新市镇
■文 华致中
加入时间:2014-1-27 10:24:00 点击:118
街河朦胧,烟水人家寂然;桥影绰约,蜿蜒驳岸缠绵;廊棚下,早起的阿婆在袅袅炉烟旁忙碌;河沿畔,遛狗的人影在匆匆闲庭中走街;……地处浙北的新市之晨,处处散发着初冬水乡的水墨画韵味。
江南古镇,星罗棋布。而冠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新市,堪称其中一颗熠熠生辉的灿烂明珠。
这次随苏州市摄影家协会赴新市采风,幸运地走进了新市,如同走进历史的典藏。其史源远流长,醇厚悠悠。二千年前,这里的村落形成于秦汉,水绕的市井崛起于两晋。在无数个春秋寒暑的流淌中,古镇的年轮已悄然留下1700年的岁月印记。富庶的水乡,地杰的古镇,在旧时被人们雅称谓"仙潭"。传说南朝道学家陆修静,曾入宅畔潭底弹琴数日复出。乡人悉闻皆为称奇,于是视奉其为仙人。"仙潭"瑞称由此而得。
信步间,我登上"陆仙楼"眺望,在臆忖中浮想联翩,醉然融融。
走进新市,如同走进水韵的天堂。其商底蕴深厚,昌盛绵绵。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京杭大运河线上,最大水运码头的起源。水在这里,是上帝、是母亲、是生命;千百年来,它沿水设街、跨水架桥、因水成市;史载有古桥72座,至今近4千米的古河道上,尚存古桥14座。真可谓,水巷状蜘网,古桥如散珠。难怪宋代诗人杨万里舟过此地,亦动情地留下赞美诗句:"人家两岸柳荫边,出得门来便入船。不是全无最佳处,何窗何户不清研。"千年水巷,承载着鱼米蚕丝商贸,穿梭船帆,写述着南来北往货运;国产故事片《林家铺子》、《蚕花姑娘》等,均在此拍下优美的泽国外景。
优哉间,我独步"太平桥"寻古,在思萦中放飞心灵,释怀依依。
走进新市,如同走进文化的长廊。其文博大精深,人才辈出。南宋人吴潜,状元题金榜,后官至丞相;清代花鸟画大家沈铨,名望誉华夏,画坛称奇才; 至于近代英杰则更是数不胜数。神学家赵紫宸的理学之风、小说家王嘉仑的情调笔韵等等,均是佳话流传,可圈可点。在这里,小巷深处的"刘王殿"、"觉海寺",让人领略久远的道释文化;在这里,长街深弄的"老字号"、"老作坊",诱人品尝美味的茶糕羊肉; 若是春夏来此,或许还能喜逢传统特色的蚕花庙会呐!
愉悦间,我徜徉"陈家潭"采风,在留恋中追光逐影,寻梦久久。
景色,随时光变幻而无穷;迥廊,随曲水淡流而幽静;徘徊在悠长的石驳岸、穿越在古风的深巷里、蹀躞在凌水的古桥上、悠步在古刹的庭院中……我被古镇之美而钟情,我被古镇之幽而陶然; 择河埠石凳小憩致远,不觉心扉搅起动情的微澜,唐代诗人刘禹锡笔咏仙谭之诗油然而升,"云绕仙楼史蕴长,雾锁古桥历沧桑。仙潭年年桃花景,花开岁岁祭刘郎。"
新市,一幅看不尽的《江南水乡风情画卷》!
(szlaon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