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了多年的“以房养老模式”,随着保监会《关于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的面世,终于开始获得官方的初步认可。
以房养老模式已经在很多发达的老龄化国家获得了成功,看起来是种多赢的商业模式:老年人解决了养老费用问题,在有生之年还继续有房住;保险公司在老人去世后获得房产,通过房价与养老费用间的差价获得利润;政府减轻了需要承担的部分社会成本。
但中国保险公司的精算师们要头疼了,太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变量,是无法用数学模型来评估的:例如70年土地使用权,以及长期房价走势。
在日本、美国、英国,土地使用权不是个问题,房产与土地一体,一般都是永久产权或999年产权。老年人去世之后,土地和房产产权依然存在,建筑折旧计算是最简单的数学题。
但在中国,城镇土地归国家所有,房屋所有者只拥有最多70年的土地使用权,商用房产甚至只有四五十年。别以为土地使用权到期还有很久,在深圳、青岛等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试点土地有偿出让的城市,早期土地只有20年使用权,目前已经到期。
国家统计局根据“六普”详细汇总资料计算,中国人口2010年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4.83岁,比10年前提高了3.43岁。其中,男性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2.38岁,女性为77.37岁。
假设一对老年夫妇60岁开始与保险公司签订以房养老的合同,保险公司要提供17年费用之后才能拿到房产。这还只是2010年的数据,卫生部提出2020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要达到77岁,以此预估,女性要达到80岁左右。这不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寿命,日本2010年人均寿命已经达到83岁,女性86岁!
以此计算,如果客户都是退休开始签订合同,保险公司平均要20年之后才能拿到房产。从今年开始计算,第一批合同将于2034年左右到期。目前中国城市老年人拥有的房产大多是八九十年代的老公房,土地使用权如果平均从1990年开始计算,平均2060年到期。这样的老公房到2034年,建筑寿命已经几乎为零了,土地还剩26年使用权。
所以土地使用权的问题,将成为精算师们第一个要面临的问题。在《物权法》出台之前,土地到期由政府无偿收回,房屋建筑价值归零。2007年出台的《物权法》第一百四十九条改为: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这让房屋所有者可以暂时放下心来,但问题接踵而来:自动续期是有偿还是无偿?法律制定过程中,各方争议非常大,所以最后搁置争议,不做明确规定,将这个难题留了下来。
这就让保险公司犯难了:到手之后的房产到底如何估价?
第二个难题是中国房价的长期走势。2034年中国房价会怎么样?这不是一个精算师群体可以计算出来的难题。从正面来看,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仍可长期维持在5%~8%的区间,这个时间段也许还会长达20年;城镇化还在加速,还有数亿农民会进城,已经进城但没有真正城市化的数亿农民工也需要住房。从负面来看,中国房地产绑架的资源已经让全社会负担沉重,三四线城市的房产泡沫已经显现;中国宏观经济现有模式难以为继,真正转型还未到来。20年后房价会怎么样?谁也不敢现在就下定论。
受季节因素、银行信贷紧缩等诸多因素影响,全国商品住宅成交量近期出现“普跌”。继杭州、常州、温州等城市出现楼盘降价现象后,多地房企先后推出“垫首付”营销措施。
了解到,为了应对市场成交量下滑局面,刺激购房者入市,当前北京、南京、广州等城市的一些房地产开发企业纷纷推出“垫首付”的营销措施。业内分析认为,销量欠佳和地产金融大趋势双重因素,促使房企选择这一营销方式。
公开资料显示,杭州的中天官河锦庭、天鸿香榭里等项目,沈阳的格林·常青藤等项目,以及广州雅居乐、天健等开发商旗下一些项目均推出了“垫首付”活动。这些城市由于库存积累,目前市场仍处在消化存量盘的阶段。当地开发商普遍走量缓慢,面临着较大的去化压力。
与此同时,伴随着地产金融化趋势愈演愈烈,“垫首付”这一营销方式除了受到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青睐,一些小额贷款公司也看好这一策略。
自2013年年末以来,地方政府往往选择严格执行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其中又以提高第二套住房贷款首付款比例为主要特色。当前,普遍采用的做法是,将第二套住房贷款首付比例提至65%至70%。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分析称,地方政府提高二套房贷款首付比例,意味着会增加购房者或投资客进入市场的门槛,可能会对于部分人群尤其是首次改善置业的人群产生较大影响,导致这部分需求后置。他认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发商选择“垫首付、分期首付”的方式来规避政策,刺激被抑制的市场需求。
“无论是对于首套自住需求,还是改善性需求,还是中长期的投资性需求,在二套房首付比例增加的政策环境下,早点付了首付办完买房手续成为购房群体普遍关心的话题。”张宏伟说,从这个角度来讲“垫首付”营销方式有可能在今后的市场环境中普遍出现。
张宏伟认为,“垫首付”从开发商的角度而言,无论对于首套房“垫首付”,还是对改善性置业人群“垫一成首付”,无非有两个原因:一方面,在年初银行信贷紧缩的市场背景下,由于短期内资金压力比较大。开发商通过为购房者短期内“垫首付”,可以套取银行贷款缓解公司财务方面的压力,或为企业拿地扩张准备更充足的资金;另一方面,将“垫首付”作为一种营销手段,以低首付比例的方式,吸引更多的购房者,最终达到楼盘快速成交去化的目的。
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也表示,面对浓重的市场观望情绪和从紧的银行信贷环境,开发商的定价策略将更加谨慎,“低价入市、降价走量”将成为越来越多开发商销售策略的主基调。
胡景晖认为,年初至今全国各地楼市整体趋冷,房价环比持平或下降的城市越来越多,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房价也出现滞涨。与此同时,市场各方尤其是购房人群观望情绪浓重,这些因素促使部分开发商开始转变策略,用调低楼盘入市价格等“降价跑量”的销售策略,来实现快速回款和对后市风险的规避。如近来万科、东亚、恒大、龙湖等全国性知名开发商的部分新盘项目,就采取了低于市场各方预期价格入市的销售策略。
胡景晖表示,在楼市整体观望的情况下,万科、恒大等少数几家大型房企已出现“低价入市”销售的现象,这将影响房企未来的整体定价预期。所以,预计“低价入市、降价走量”或成2014开发商销售策略主基调。
受季节因素、银行信贷紧缩等诸多因素影响,全国商品住宅成交量近期出现“普跌”。继杭州、常州、温州等城市出现楼盘降价现象后,多地房企先后推出“垫首付”营销措施。
了解到,为了应对市场成交量下滑局面,刺激购房者入市,当前北京、南京、广州等城市的一些房地产开发企业纷纷推出“垫首付”的营销措施。业内分析认为,销量欠佳和地产金融大趋势双重因素,促使房企选择这一营销方式。
公开资料显示,杭州的中天官河锦庭、天鸿香榭里等项目,沈阳的格林·常青藤等项目,以及广州雅居乐、天健等开发商旗下一些项目均推出了“垫首付”活动。这些城市由于库存积累,目前市场仍处在消化存量盘的阶段。当地开发商普遍走量缓慢,面临着较大的去化压力。
与此同时,伴随着地产金融化趋势愈演愈烈,“垫首付”这一营销方式除了受到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青睐,一些小额贷款公司也看好这一策略。
自2013年年末以来,地方政府往往选择严格执行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其中又以提高第二套住房贷款首付款比例为主要特色。当前,普遍采用的做法是,将第二套住房贷款首付比例提至65%至70%。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分析称,地方政府提高二套房贷款首付比例,意味着会增加购房者或投资客进入市场的门槛,可能会对于部分人群尤其是首次改善置业的人群产生较大影响,导致这部分需求后置。他认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发商选择“垫首付、分期首付”的方式来规避政策,刺激被抑制的市场需求。
“无论是对于首套自住需求,还是改善性需求,还是中长期的投资性需求,在二套房首付比例增加的政策环境下,早点付了首付办完买房手续成为购房群体普遍关心的话题。”张宏伟说,从这个角度来讲“垫首付”营销方式有可能在今后的市场环境中普遍出现。
张宏伟认为,“垫首付”从开发商的角度而言,无论对于首套房“垫首付”,还是对改善性置业人群“垫一成首付”,无非有两个原因:一方面,在年初银行信贷紧缩的市场背景下,由于短期内资金压力比较大。开发商通过为购房者短期内“垫首付”,可以套取银行贷款缓解公司财务方面的压力,或为企业拿地扩张准备更充足的资金;另一方面,将“垫首付”作为一种营销手段,以低首付比例的方式,吸引更多的购房者,最终达到楼盘快速成交去化的目的。
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也表示,面对浓重的市场观望情绪和从紧的银行信贷环境,开发商的定价策略将更加谨慎,“低价入市、降价走量”将成为越来越多开发商销售策略的主基调。
胡景晖认为,年初至今全国各地楼市整体趋冷,房价环比持平或下降的城市越来越多,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房价也出现滞涨。与此同时,市场各方尤其是购房人群观望情绪浓重,这些因素促使部分开发商开始转变策略,用调低楼盘入市价格等“降价跑量”的销售策略,来实现快速回款和对后市风险的规避。如近来万科、东亚、恒大、龙湖等全国性知名开发商的部分新盘项目,就采取了低于市场各方预期价格入市的销售策略。
胡景晖表示,在楼市整体观望的情况下,万科、恒大等少数几家大型房企已出现“低价入市”销售的现象,这将影响房企未来的整体定价预期。所以,预计“低价入市、降价走量”或成2014开发商销售策略主基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