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老年网

庐山行

□张苏玲

加入时间:2014-3-29 9:42:05    点击:135


  大山是我的不了情结,所以,到江西一定会去庐山。三月的庐山之行是一个机缘。淡季的庐山游人稀少、景点明朗、盘山公路一路畅通。

  到达庐山牯岭镇,房东大妈就说:“让你们碰上啦。一天晴,一天雨,晴天雨天,两个庐山都让你们带走了,运气。”真的,一语中的。原来我还有点抱怨天公不作美下起细雨。这一说,立马欢欣鼓舞,备上一次性雨衣,揣上相机,紧随队伍而去。

  兴奋的第一天从清新的早晨开始。我们自南山口进入,车子七转八拐盘旋260个弯,一路看云、看雾、看红顶别墅,还有跳跃的山涧猕猴。庐山的景不单是山、石、云,还有水。奇秀的山加冰雪的水才是最美。黄龙潭的水,幽深静谧,一瀑跌落深潭峡谷;乌龙潭的水,清澈碧绿,势如五龙潜蟒,飞扬直下。玉屏峰、天王峰的银杏1600年,柳杉600年,是为林中的“寿星”。天桥险石,多少游人见了颤栗。仙人洞的道,那是悬崖绝壁,峰回路转1490米,《后汉书》中“一滴泉”,就在那14米深的天生石洞中……一天的奔波,傍晚了,明媚的天空转眼变脸,山崖那边,瑰丽的云海峥嵘而升腾翻滚,时而雪铺天际,层层叠叠,时而远山近岭万马奔腾,掀起万丈白浪,壮观夺目。

  兴奋总是难眠。第二天大早起床,山上山下注满细雨。山里的雨真是不同,空气中冷冷湿湿,不下雨屋里的床被摸上去湿湿的,一下雨加倍的感觉。初次上山的外人多不适应,旅馆早给客人备上电热毯,进屋前先关照开启电热毯,去除湿气。除了一次性雨衣,店家还会售卖外地人不多见的防雨鞋套。那种塑料膜制成的硬底防雨套,雨天套在鞋外很有用。多变的天气,让这种小商品成为山里的热销货。

  老天真是帮忙,到了山下,雨停了,云雾还是重。越往山顶,雾气越重。位于五老峰北、九叠屏南的三叠泉瀑布自古称为“庐山第一奇观”,泉经五老峰崖口分三级跌下,形成215米落差,故名“三叠泉”。我们踏了千余级台阶到达三叠泉,却只眼巴巴闻听瀑声不见雄奇景观,断雾横锁山色啊。

  一座山,山上山下几重天地变幻着。下山途中,我们有机会见识了三叠泉下的鹰嘴峰、玉川门、天门潭诸景。若隐若现、宛若仙境的山峰岩壁,崖石峙立,居高临下,俯瞰世界;涧溪奔流,往往百川夺门而出,飞流溅沫无数。山路险要,似仙似幻,似虚似实,似醉似醒,最怕游人只顾拍照,忘了脚下之路,一个错移那是不堪设想。

  凡人的路总是艰难。山道上常有抬滑竿的轿夫,两个人抬一轿,坐一坐到山顶200元的脚费。总希望生意来,一趟一千多层台阶,盼着来个“瘦”主顾。可是事情总是反方向的结果——瘦人乐于爬山,于是不坐轿;胖人多数气喘,于是更愿找轿抬,苦了轿夫。

 

(szlaon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