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老年网

遇见养老的未来 江苏国际养老服务博览会亮点纷呈

来源:中国江苏网

加入时间:2019-11-28 9:14:51    点击:103


    江苏国际养老服务博览会亮点纷呈——

  在这里,遇见养老的未来

  图为展览会现场。 记者 宋 宁摄

  图为展览会现场。 记者 宋 宁摄

  中国江苏网讯 27日,由省民政厅、省贸促会主办的2019江苏国际养老服务博览会在南京开幕,一大批体现海内外老年产业最新理念的养老产品亮相。

  养老变“聪明”满足更多需求

  “智慧养老,就是要让老人的吃穿住用行医更方便,让养老护理从头到脚更轻松。”江苏宜能健康科技公司负责人刁斌戴上一只手套,安全气泵充气,手指便活动起来。“过去这些康复动作需要康复师或护理员操作,耗费大量人力,失能老人也难以坚持,如今交给机器完成,更科学高效。”

  记者在智慧养老和适老化产品展区看到,这样的“聪明”产品越来越多,分类精细,照顾到老年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一双软橡胶鞋的鞋帮里注入清水,微波炉加热后穿到脚上,不妨碍居家行走,保暖保健两不误。批发价3000元的洗头机吸引很多人驻足体验——一台像吸尘器大小的洗头机能完成失能老人的洗头需求,老人不用弯腰低头,身上不会沾到一滴水。

  “护理人员徐庭江结束对陶柳生老人的助洁服务。”悦心家庭养老床位大数据电子地图上,清楚地显示着该机构目前总床位有1280张,52张在使用中,65张已完成服务;设备报警累计10.96万次,床垫报警5.16万次。这样的数据地图正应用于全省各地的家庭养老床位中,服务中心根据老人家中安装的监控设备和智能床垫,可监测服务人员上门情况、老人平时起居、有无摔倒等意外状况发生。

  省民政厅副厅长沙维伟介绍,本届老博会主题是“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和国际化”,共吸引来自10个国家和地区的313家海内外企业参展,一大批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养老服务产品进入江苏,将和我省现有养老服务对接,为1800多万江苏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提供更多选择。

  对“公寓式养老”尚有接受过程

  “关起门来是一家,打开门有一整套完善的康养护配套,公寓式养老可能是高龄独居老人最好的选择。”银城康养服务公司负责人朱咏田坦言,这一代老人的消费观念还有待培育,但发展像家一样的社区嵌入式或公寓式养老是一个必然方向。

  目前这家公司在南京有4000多张床位,其中包括一个有1000多张床位的康养社区即养老公寓,配置和家居环境一样;还有4家社区嵌入式居家服务中心,日托机构也装修成客厅、书房、厨房等居家环境。

  “由于养老公寓收费相对较高,消费面还比较窄,可以从社区嵌入式日托入手,进行‘市场培育’,60后、70后人群以后可能接受度更高。”朱咏田说。

  将职业技术学院、养老公寓、康复医院整合成一个老年服务人力资源开发园区,这让钟山园区展位前挤满了“取经人”。钟山职业技术学院副董事长李海鸥介绍,2015年新华人寿参股该项目,今年央企华润置地成为园区股东,这解决了民营养老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老人入住园区,可享受医养康教研五位一体的服务,就近配套有省人民医院钟山康复分院,园区也无医养专业人才短缺的后顾之忧。

  除了城市养老公寓,展会还专门设置了康养基地建设成果区域。长三角不少业内连锁企业瞄准江苏市场,开拓茅山养老公寓群、盱眙天泉湖养老公寓群等,以产权出售、长期租赁、短期旅居等不同层次的产品供选择。

  距离“康养护3.0时代”有多远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这是到本世纪中叶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性、综合性、指导性文件。近几年,我省连续出台“降门槛”的扶持政策,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实行备案化管理,打破社会资本进入养老领域的“玻璃门”“弹簧门”。

  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将激发其间活力。我省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补贴,对境内外资本实施同等税费、补贴、供地等扶持政策,全省已有10多家养老企业在证交所挂牌,20亿元以上项目日渐增多,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养老品牌进入江苏。全省有2000多家养老机构,民营床位有43.87万张,占比达65%。

  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租赁……此次展会,让记者真切感受到养老市场正“百花齐放”,养老产业正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产业细分、产品多元、市场壮大,激发一大批企业跨行业进入养老产业。地产、金融、医疗、科技等新元素不断嫁接融合,给曾经依靠政府托底的养老行业注入无限活力。

  与博览会同步举行的高峰论坛和圆桌对话上,众多知名学者与专家就国内外养老服务政策、产业趋势和成功案例进行分析解读。

  “日本研发的海豹型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养老院,证明对失智老人照护有积极作用。”南京大学教授林闽钢介绍,目前法国、德国、芬兰、日本等发达国家已进入养老“康养护3.0时代”,智能化手段被大量嵌入养老各个环节。国内的养老服务正从“1.0”向“2.0”过渡,部分地区已意识到高质量养老服务的着力点。未来最需要提质升级的是广大农村市场,急需拉长短板、打造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

  民政部养老服务业专家委员会委员乌丹星认为,当前政府应充分让渡市场空间,聚集优势资源解决重点问题,比如长期照护险的推广等;应多抓政策落实,制定政策时吸纳各方意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构建长期稳定的第三方评估平台。

  记者 唐 悦

(szlaon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