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老年网

朋 友

■尘缘

加入时间:2014-9-22 13:29:42    点击:178


  和新朋友们一起聊天,冷不丁冒出来一个问题:如果你现在遭大难了,有没有人会不顾一切,舍命地帮你?

  几乎未加思考,我脱口而出:“有,真的有。”同时脑海中飞快地闪过一张张熟悉的脸,而多次出现的就是他。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带队在滇西北勘测公路,地方上派来几十名工程队的工人帮助测量。带头的是一个姓赵的二十几岁的小伙子。高高瘦瘦的,挺有几分像年轻时代的大明星周润发。不久,我发现这年青人不仅勤奋能干、吃得了苦,队上的事,总是抢在前面干,而且为人仗义,在这一群人中很有威信。

  在悬崖峭壁上攀登过的人都知道,也许是体能的问题,也许是自己也说不清的原因,有时候会突然被恐惧袭击。那一瞬间,如控制不住,你的精神甚至会崩溃。

  那一次,我贴在高高的崖壁上,找不到可以移脚的地方,光秃秃的、坚硬的石壁,连个抠手的缝隙都没有。紧紧攀住那条两厘米左右的石坎,在那恐惧袭来的当口,传来了小赵的声音:“稳住!我马上就到!”听声音他就在我身下不远处,可是那里一样是立陡的峭壁呀。他像壁虎似的在我身下移过来:“好了,先动右脚,别往下看,脚再往我脑袋靠一点,好!”我脚下是他拼命挺起的肩膀!

  长期的劳累,加上缺少营养、睡眠又不足,我患了低血糖症。每天上山回来常常瘫倒在铺上歇上好一阵才起得来,有时还会头晕。那天他们大概以为我睡着了,听见小赵和大刘在帐篷外说话:“就这样吧,我们俩轮流,一步也不离开,坡陡的地方一定不让他上去……”这以后,不管走到哪里他们始终不离身边,每天回到驻地,热水热饭端到帐篷里。

  这样的情谊,岂是说感谢就能安心的?

  勘察队的艰苦生活,特别需要能以团队精神带领大家共同奋斗的核心人物。虽然只上过中学,但凭着悟性和努力,他在测量技能方面的进步有目共睹。我趁着给省里办培训班,让他比较系统地学了一点专业知识。又借着特殊的机会,干脆设法把他调进了我们单位。

  在大学生成堆的勘测队里,他合格地担当起专业组长的职务。后来,在我主持修编部颁标准的那几年里,又让他跟着我做调查、测试。再后来,干脆安排他进了实验室,承担起大量繁重的试验工作。

  因为“知识化、年轻化”,我的工作岗位有了较大的变动。他渐渐地越来越少来家里玩了。那些年我忙得几乎连家都顾不上,疏忽甚至忘却了许多该关心的人和事。

  一天他十分平静地找我说:“你看,孩子都上学了,一直没有好好关心过家,我想调回去了。”

  这么多年,我只知道他能干、忠心,只管拼命地使唤他,他却从来也没有向我提过任何要求。他的家属远在边境,一年才有一次探亲假。太混蛋了!我怎么就没有设法把她们调来呢!“不了,我想好了,还是回去好。”我知道,他不愿给我添麻烦。

  退休后,我专程去他家乡探望。他驱车到临沧机场来接我,一路上指给我看他主持建设的新县城的一些项目,末了还加上一句,“这些都是当年你教我的。”天哪,我当得起吗?

  人这一辈子能有这样的朋友,上世里修的吧。

(szlaon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