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老年网

三山岛上朱老师

■项建华

加入时间:2014-9-29 11:00:10    点击:222


  8月中旬和同事前往三山岛看望坚守岛屿六十年的“2013江苏十大感动人物”朱能养老师,有幸登上岛屿,亲近岛屿秋色,远离城市的喧嚣,那份土得入眼、土得舒适、土得有文化的乡土气息,令人陶醉。

  吃过早饭,我和同事从农家小屋门前坐电瓶车到岛上东泊村看望朱能养老师。陪同我们的伟骏老师一路介绍这个传奇人物的平凡故事。他说朱老师是昆山人,19岁太仓师范毕业后分配到三山岛当老师,坚守孤岛整整六十年。人生倏忽,他把毕生的精力用于培养三山岛上渔民的孩子。岛上600多户人家大多是他的学生,甚至四世同堂都是他的学生。伟骏老师感叹地说,一个人做一天好事容易,但几十年如一日,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就很不容易了。

  话音刚落,电瓶车停在一条乡村小道旁,我们穿过一片枇杷林,左拐走进一幢斑驳破旧的院落,到了朱老师家。这是一间普通的人字形顶平房,外面是一间院子,与周围村民们盖的高楼房舍形成明显差别。朱老师在院子门口迎接我们,他说这房子是下乡知青回城留下的。进了院子眼前一亮,角落里摆放了几十盆榆树盆景,造型独特,曲虬盘枝,蓊蓊郁郁。朱老师引我们近前,开心地说:“这些盆景年龄都在六十岁以上,与我年纪相差无几,从我进岛就与我相伴。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我刚进岛,孤独、寂寞、彷徨、困惑、想家,要出岛一次很不容易,我就独自一人跑到岛上的几座山峰捡回榆树疙瘩,修修剪剪,折枝造型,春去冬来,一盆盆盆景苍劲虬曲,让人赏心悦目。盆景创作成了我的业余爱好。前几年朋友推荐送出去几盆参加全国盆景大赛,“雄鹰展翅”“争奇斗艳”两组造型还获得了全国盆景大赛一等奖。”

  孤岛六十年,弹指一挥间,说到伤痛处,朱老师眼眶有些湿润,说:“有一年,我患盲肠炎,痛得在床上打滚,学生家长连夜用小船把我送到东山,从东山再辗转到苏州。我也曾经有过两次想回到故乡昆山工作,上世纪80年校办企业需要人抽调我,离开几天心里就不踏实,惦记着岛上的孩子们,孩子们期盼的眼神和求知的愿望,岛上渔民兄弟们对我的关怀和照顾,促使我义无反顾地又回到岛上。无论我走到哪里,岛上渔民就是我的亲人,这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割舍不下。”正说着,他的妻子潘老师从厨房走出来,面容清邃,小巧精干,看家中来了客人,忙着端茶倒水,我问她:“你和朱老师是同学还是同乡?”她回答:“我是他的学生。是老朱教的第一批学生。那年初中毕业后公社招聘民办教师,三个人中他唯独选我回岛,不知道是什么用意。”我说那你们是师生恋。朱老师听到后哈哈大笑,说:“我不承认是师生恋。那时我孤身一人在岛上,穷得叮当响,没房子、没钱,亲属又不在身边。为了她,整整追三年,从相识、相知到相爱,几多坎坷、几多风雨,但始终不悔。”我深深地祝福他们。

  离开的时候我们合影留念。朱老师走出门外,一直把我们送上电瓶车,与我们挥手告别,我回头看着他微驼的身影,深深地感动、赞叹。朱老师坚守孤岛六十年,是一种信念的力量在支撑,信念的力量往往可以跨越现实的重重阻碍,结合所有对自己有利的条件,构成一个神奇莫测的磁场。他凭借坚强的毅力,为岛上渔民的教育献出自己的毕生精力。

(szlaon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