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老年网
吃扛醵
马觐伯
加入时间:2015-3-6 9:42:08 点击:270
在物质匮乏的时代,人们为了凑热闹、图快乐,几个人各自在家中拿出一样食物,聚集到一家,一起加工、烹饪,然后围坐一起喝酒尝菜,边吃边聊,这种方法就是民间俗称的“吃扛醵”。“扛”者,众人承担责任,“醵”(音读距)则大家凑钱。“扛醵”,谓众人出钱聚餐。明·戴冠《濯缨亭笔记·吴中方言》:“谓与人出钱置酒曰扛醵。”清·顾张思《土风录》卷六:“合出钱饮酒曰扛醵,按醵之名甚古”。古人聚餐以饮酒为主。
吃扛醵,当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大家用食物凑份子,然后一起烧煮,共同分享。这种方法在旧时常见的。当人们在一起玩耍和聊天,谈兴浓时,有人提议,我们吃扛醵吧,大家就会响应,然后各自报名,拿出什么可吃的东西来。聚在某一户家里,拣菜的、洗菜的、切菜的,七手八脚,人人动手,生火开灶,自制一席美食,大快朵颐。
我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参与过一次吃扛醵。记得那次我们第六生产队里放映电影样板戏《沙家浜》,看罢后回到生产队的办公室里,意犹未尽,谈论起《沙家浜》里的英雄人物,有人感慨、有人激动,说着说着,觉得肚子在“提意见”了,咕咕叫着。有人就提出大家吃扛醵吧。当时大家都有从众心理,只要有人提出来大家都会响应。当时我们9人说干就干,各自回家准备,拿了东西后,大家都建议到张土林家集中,原因一是张土林家有三眼灶,炒菜做饭便当;二是张土林老婆勤快,并能炒一手好菜,到时可让她帮忙。
没到半小时,大家陆续来到了集中地,有人拿来了米,有人拿来腊肉,也有人拿来了鱼干,我记得当时拿了我妈想变卖铜钿的5只鸡蛋。七凑八凑,凑出了一桌当时还算不错的菜肴来。
凑出来的大都是荤菜,缺少蔬菜。蔬菜是不成问题的,像青菜、萝卜之类,当时田头有的是,不论集体的还是私人的,尽管拔来就是。如果动了私人家的东西,第二天,主人发现自己地里的东西被偷了,后来得知昨天有哪几人是吃扛醵拔的,也只能苦笑一下。当然,这些菜集体田里如果有的,也决不会去动私人家地头上的东西。那次,张培坤和马根兴自告奋勇去拔菜。不到半个小时,拿回来三棵大青菜,两个大萝卜,几棵毛豆,问他们哪里拔的,秘而不宣。第二天我妈说自留地上三棵留作青菜种的青菜被人偷了,这我才知道,昨晚这三棵青菜是我家自留地上的,我也只能苦笑一下。还有,吃扛醵到谁家去烧是不成问题的。不管到哪家去烧都乐意,因为,如果在那家烧,烧柴是用集体的。当时会派人到集体的大场上搬几捆柴草来,足够烧用,多余的也就留在那家了。在当时物质贫困的时代,能多占一点柴草,也心满意足。
吃扛醵第二种方法是以购买一种主食,各人凑钱,一起分享。例如,大家出钱买一只羊宰了后一起加工,再买些酒,添一点其他肴馔,一起吃喝。有时听到哪里宰了牛,就去买来一条牛腿,回来烧煮一起享用。这购置的牛腿钿按参与分食的人共同承担。这种方法民间也称“劈硬柴”。吃掉多少钱,由大家分担,也相当于现在的“AA制”。
以前生活条件都很差,没有什么聚餐的,平时荤菜又很少上桌面,亲戚来了烧几个鸡蛋算是招待得好了。当时吃扛醵既是满足长期缺吃的那种食欲,又是能够聚在一起谈笑一番,自找小乐惠。在现在天天像过年的今天,也不是经常还有各种聚会聚餐的,什么同学聚餐啦、老乡聚餐啦、群友聚餐啦等等,这些聚会大都是AA制,这无非也就是图个热闹,遑论衣食不周时的吃扛醵了。
(szlaon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