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老年网
历史上的苏州剪刀
华致中
加入时间:2015-4-10 9:18:29 点击:346
“一番琢磨一番新,燕尾裁成似锦纹。绣阁红楼常做伴,金针玉尺便为邻。”这首小诗,便是对苏州张小全剪刀的赞誉。历史上的苏剪,由清乾隆年间独创,与“杭剪”齐名。曾于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的南洋劝业会上和1929年西湖博览会上获得好评,并喜获清农工商部颁发的银质奖殊荣。
那么,历史上的苏州何时生产剪刀呢?应该说目前尚难断定。但从出土实物来看年代甚是久远。1965年6月,在清理吴王张士诚之母曹氏墓中,发现银质小剪刀一把,长仅6厘米。1975年3月,从大石头巷的宋代坊市遗址上,曾挖掘到铁制交股剪刀一把等。由此足以说明苏州制剪历史的源远流长。
制剪属于手工业中的刀剪匠作门类。旧时,这些手艺人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且日子维艰。自古就有“铁匠门前三蓬火,到老没有好结果”的民谣口传。道出了穷苦剪匠的生活写照。那时,最初到苏州来以制剪谋生的,乃是浙江绍兴人居多(俗称杭帮)。后有无锡人、泰兴人等陆续加盟此行业。他们大多系小本经营的独立作坊,平时还挑担走街串巷,以磨修兼售维持生计。旧时该行业曾建“永义公所”,地址设在景德路高井头1号。据1951年手工业情况调查资料记载:苏州剪刀业在民国时期的三十年代,以资金的多少直接形成生产规模的大小。其一为炉灶户,靠开炉锻打剪刀毛坯出售以养家糊口;其二是冷作加工(不设炉灶),专靠收购毛坯再加工出售;其三则是从原料至成品上市的全能户。当时有三家着名店铺被称作行业中的老大:一是“张昌记”的牌子——产品质优;二是“张云记”的银子——财力雄厚;三是“沈祥隆”的面子——势力出众。
苏剪,经漫长岁月的积淀,孕育出不同于北派(京剪)与南派(杭剪)的工艺特色。其传统式样是:头爿串条式,肩架壶瓶形;口缝鹅毛形,脚圈鸭蛋形。生活气息浓厚,形状比喻恰当。至于在制作的传统特色上更是有口皆碑:“剪体相称,钢铁分明;刀口锋利,松紧适宜;耐磨经久,使用称手。”
苏剪的品种,可谓名目繁多,举不胜举。按工业用剪、农业用剪和生活用剪来区分,当是各有规格和讲究不同。其中最大的“拷剪”,每把净重达十公斤左右,最小的“肉刺剪”,每把分量竟不足一市两。常见的工农业用剪主要有拷剪、机剪、草剪、席剪等数十种。但民用剪刀可以用五花(5种规格)八门(8种式样)来形容也不为过,其眼花缭乱的花式品种多达95种。其中用途广、名气好、影响大的传统产品是:“红藤剪刀”。特点是头爿表面光洁,捏柄扎藤紧密;涂漆鲜艳均匀,左右落柄称手;剪爿大小统一,两条脚圈圆滑。这种产品在当时尤其受港澳及东南亚侨胞的青睐。另有一种“九号剪”,也就是上面所提到的“肉刺剪”,其特点玲珑小巧,重约一两,可置火柴盒内携带。此剪专修手指肉刺或供裁缝或妇人拆剪线头之用。苏州人对其有一个好听的雅名,叫作“咪咪剪”。此外,独树一帜的“铜柄剪刀”,精选白铜铸柄,镶配牢固锋利。又如用户厚爱的“脚剪”,因剪柄大而有力,头爿薄而且尖,使用轻松着力,剪足指甲舒适。
苏剪不仅重质量,求式样,而且有创新,用途广。比如,制剪匠人根据织席业的特殊需要,参照剪厚吃硬的要求,特制出“平贴有力,剪爿刀豆式的‘席剪’”。又如,高仿出专剪鞋底的“剪爿桃子式”的“京帮”山剪,从而使苏剪的传统特色生产工艺,更上一层楼。
一把剪刀的诞生,并不是件易事。它完全凭匠作师傅的手工活儿,在“打、锉、刮、磨、钉、敲……共计72套半的工序中,靠环环相扣的上下道生产流程,靠经验丰富的娴熟技能,靠精益求精的推陈出新,以致达到两爿合配,口缝一致,松紧适宜,刀口锋利”等要求。因此苏剪的市场销售历来顺畅吃香,不仅赢得江南乃至全国各地客商的欢迎,而且通过不同途径,远销港澳地区与南洋各国。
(szlaon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