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老年网

陆稿荐的灶头 杜三珍的师傅

□臧寿源

加入时间:2015-6-5 9:43:32    点击:385


   百年老号“陆稿荐”为苏城熟肉卤菜业元老,然而从前有“陆稿荐格(的)灶头,杜三珍格(的)师傅”一语,却是鲜为人知,这还要从清末有关“陆稿荐”牌号的一场“官司”说起。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二月,“陆稿荐”陆氏后人陆炽、陆炜出面状告肉业同行中倪松坡、丁少卿两家肉店冒用“陆稿荐”招牌。吴县县衙批转给了苏州商务总会。商会当即派人去实地查看,发现古市巷口倪松坡肉店称“杜陆稿”,胥门外万年桥丁少卿肉店称“老陆稿”,店名中都没有“荐”字,于是回复称:“市井习俗大都如是,犹如观前街声名素着之稻香村,后人有开桂香村及榖香村等,较令陆稿荐与杜陆稿牌面字意益觉易混,亦未闻稻香村店东有何责问也。”因此得出结论,构不成“冒牌”。

  事实上,此时“陆稿荐”牌号已经失控,始作俑者正是陆氏家族。早在十年前——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八月,因为陆炽、陆炜的堂弟陆念椿经营不善,陆氏祖业崇真宫桥堍“陆稿荐”连年亏损,被猪行、鸭行众债主告到县府,县府判令“陆稿荐”“将店生财作洋一千元连牌号在内典与众行接开,期限十年,俟年满之时,准备原价取赎,在案”。于是“陆稿荐”店面及牌号抵押给了众债主,经协商让范子怡出面租赁十年。照例十年之内,陆氏家族已失去“陆稿荐”牌号的使用权,可是陆氏后人在约期未满的情况,私下将“陆稿荐”牌号租给其他人。如尤姓、张姓暗中出一千银元,竟向陆炜预借“陆稿荐”牌号,便在泰伯庙桥开店挂“陆稿荐”招牌,结果惹得三方“结讼”。而陆氏家族内部早先有过约定,凡陆氏族人开设“陆稿荐”分店,“每店出租金四千文”交陆氏族中作公用便可,这也是造成苏城肉业“陆稿荐”店名混乱的一个原因。

  倪松坡(字培年),吴县西津桥人,早年在枫桥大街(寒山寺北侧)开肉铺起家,后到苏州城里开肉店,人称“枫桥倪老大”。作为涉事人之一,他也向苏州商务总会提出了申辩,早在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九月间,陆炜因与合伙人意见不合,央请中间人将阊门外杜三珍(又称杜家老三珍)出盘,由倪松坡以734银元绝价盘下“杜三珍”牌号和生财家什;同时又以押金150银元,“言明每月租钱三千八百文(当时制钱800-840文可兑换1银元)、干修(即干薪)洋二元”,向陆炜租得“陆稿荐”牌号。因此他认为自己能正当使用“陆稿荐”牌号,但六年多来一直没有用过。倪松坡向商会呈上了他与陆炜及中间人戴阿福、杨升之等所订立的契约文书,至此倪氏与陆氏纠葛真相大白。如此一闹,反而促使倪松坡理直气壮地用起“陆稿荐”牌号来。光绪三十四年三月,倪松坡将盘得的“杜三珍”肉店,改称“老陆稿荐”。不久,倪松坡又将盘下的观前街醋坊桥堍肉店,也改名“陆稿荐”。

  倪松坡自从盘得“杜三珍”后,花了六年时间精心经营,那时“杜三珍”在阊门外闻名遐迩。倪松坡为了打响观前醋坊桥“陆稿荐”牌子,特地让“杜三珍”烧灶师傅张寿根,充任观前“陆稿荐”的“把作”。张寿根是常州武进横林人,13岁进“杜三珍”学艺,早为倪松坡看好,练就一手烧灶挂卤绝活,就是普普通通的猪头肉,在他手里能按不同季节烹调成不同色泽,春季尤其是清明前后为樱红色,能和酱汁肉一样鲜艳,夏季则烹成白糯色,秋冬时节又成麦黄色,烂糯适口,别有风味,素称苏城嗜酒者盘中爱物,天天供不应求。观前“陆稿荐”由张寿根掌作后顿时声名鹊起,这就是所谓“陆稿荐的灶头,杜三珍的师傅”由来。

  有人称“杜三珍”曾被苏州美专创始人、着名画家颜文梁(1893-1988)先生绘入名画《肉店》,在法国巴黎展出,于是“杜三珍肉店”名声大振。颜文梁先生的《肉店》绘于1921年,其实这幅画并没有展出。颜老晚年回忆说:“我是在老三珍对面的照相馆里借地方画的,那里马路窄,视距太短。后来肉摊头老板不让画,说是要把魂灵画走的。所以,后半部是在别的肉摊头前完成的。本来想在法国春季沙龙展出这幅画的,后来一想不妥,因为画里的宰肉师傅都赤着膊,看着不文明,就用灶头间——《厨房》送展法国国家沙龙画会。”粉画《厨房》获1929年法国春季沙龙荣誉奖,不过细看颜老那幅《肉店》画作,店招上写的还真是“杜家老三珍”。

  “杜三珍”与“陆稿荐”一直属于“一家”,当初陆氏家族曾声明:“则陆姓祖遗此牌,前有崇真宫桥,后有阊门外渡僧桥(杜三珍位于阊门外吊桥与渡僧桥间),只此二店。”陆氏失去崇真宫桥“陆稿荐”经营权后,“杜三珍”为传承祖上“陆稿荐”一脉。倪松坡以绝价从陆炜手里盘下“杜三珍”是整个一爿店,包括了灶头上师傅们。“杜三珍”培养出了如张寿根这样的顶尖烧灶师傅,倪松坡让他们掌理观前“陆稿荐”,从某种意义上讲真正延续了陆氏“陆稿荐”数百年薪火。尽管“陆稿荐”“杜三珍”已经由姓“陆”易为姓“倪”,但不仅师出同宗,而且仍然是属“一家”。

  1927年《旅游必读》载苏城“猪肉业”,倪松坡名下有5店:临顿路“协兴”,吊桥西“杜家老三珍”,醋坊桥“太记陆稿荐”,皋桥西“老陆稿荐”,泰伯庙桥“顺记陆稿荐”。而据1928年5月吴县商会会员登记,倪松坡名下5店中,醋坊桥“太记陆稿荐”又改称“大房陆稿荐”,此后“大房陆稿荐”一直沿用至今。“大房”两字有深意,吴俗常以“大房”喻“嫡传”,而且“大房”又含有“老大”之意,后来倪家还将“大房”两字注册成商标。“大房陆稿荐”确实不负众望,成为苏城熟肉卤菜业翘楚。可以说,观前“大房陆稿荐”延续到新中国,凝结着倪氏三代人心血,而倪松坡为传承“陆稿荐”这块金字招牌作出了特殊贡献。

(szlaon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