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老年网
返老还花山
□朱文颖
加入时间:2015-8-1 8:57:11 点击:383
二十年前,或许还要更早一些的时候,我走过两次花山。
只记得一次是盛夏,走到山腰时已是阳光灿烂;临及顶峰,烈日更是照得四处一片白茫茫……那时上山的路很不好走,在午后的阳光下,这南方温润的山竟然有种始料不及的峰棱。以至于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想到花山,我总是感到一种与这山名截然不同的力量,难以近身似的,有什么东西在隐隐震撼着我。直到多年后,在博物馆看到沈周的画,这才多少有些释然。那笔墨与结构里存着凌然的强悍,虽然那是南方的山,上面飘着浮动的云,以及潺潺的流水。
再有一次则是冬天。和几个朋友一起上山。走到半道下雪了,不是鹅毛大雪,而是细碎甚至有些声响的霰雪,下着下着就成了雨。茂林修竹夹着一路的山道,一路都湿漉漉,都冷冰冰。我们在山上转来转去,可能走到旁边的什么地方去了,也可能仍在原处。我们遇到一处小小的山寺,还有石桥。
山寺的墙新着,柱也新着。山寺无声无息,一点也没有欢迎来人的意思,只在作默默的日照。
整个上山的过程如同一部默片。那次的花山呈现出另一种面貌。但多少也有些异样。它不像一处人间的胜景,反倒有着寓言的底色。
终于等到了三上花山。
这次是春天。春光正好,月色也明。上山以前,我们在一处名叫“花山隐居酒店”的地方住了下来。住的是禅景房,吃素斋,早餐也是素食。几张长条木桌之间,布衣侍者从容走动,微笑,丰腴,自足,竟然有种淡淡的汉唐之风。菜是清淡的,然而讲究,有着繁复到极致的形式。空气里有古代的光泽,欣悦而内敛。这是春天的晚上,轻风吹进宁静的禅房,待到晓雾刚起,四处一片鸟雀的鸣叫……不远处就是神秘的花山,但不知为什么,这一次它离人间近了很多,触手可及,温润可触。
三上花山,我在山腰的茶室停了下来。
三两好友,一杯清茶。茶室临山而筑,竹椅竹凳,世界突然慢了下来,并且被推到一个极为适宜的距离。这次的花山是可亲的,像一个可以倾谈的友人。我环顾四周,上两次的花山之行变得模糊不清了——那样的峰棱以及那样的清冷。这次的花山是典型而清新的古典主义者,“崇山峻岭巨薮,幽幽流泉,长松巨木,细草幽花”。一切都是稳定、均衡而和谐的,如同世界最初的模样,心无芥蒂,万物清新。
这次的花山如同赤子。兜兜转转,我们在世间寻找一处容身之地,兜兜转转,我们回到了来时。
我想到了一本名叫《返老还童》的电影。讲的是1919年,全世界的人民刚刚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阴霾中走出之时,却在美国的巴尔的摩发生了一件怪事。一个叫本杰明·巴顿(布拉德·皮特饰)的奇异婴儿在降生之后被亲生父母遗弃在街边。
因为,这个前所未有的怪胎竟然一出生就是一个古昔老人的模样。就是这个名叫本杰明·巴顿的怪人,他违反了大自然的规律,以老人形象降生人世,然后则越活越年轻,重新倒着成长。这是一个有些悲伤却并不真正悲伤的故事:一个人慢慢把生命退还出来,所有成熟、睿智慢慢变成幼稚和懵懂,变成澄澈与无辜。巴顿有过一个恋人,他们相逢时,他是老男人,她六岁;后来他们在年龄和外表都完全匹配的情况下一同度过了幸福美好的几年时光。最后,他终于返还成一个婴儿,死在她的怀里——而那时,她已成了弯腰曲背的老妇。
不知为什么,这次的花山之行让我想起了《返老还童》的电影。明月清风,人在山水间,人在天地中。一切还不太迟,一切刚刚开始,在这个最美好最无可重复的春天,我们相逢在花山,我们相聚在此生。
所爱唯山水,到此即淹留。
(szlaon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