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老年网
光福赶集
□叶正亭
加入时间:2016-1-11 9:35:48 点击:200
城里不知乡下事,乡下的广阔,乡下的精彩。
去年就听说光福有传统赶集,每逢农历之六,初六、十六、廿六。一月有三次。热热闹闹,人山人海,赛过苏州“轧神仙”。我半信半疑,一直想去亲身体验。好期待!
我是生在城里、长在城里,虽说城里人的根都在乡下,我家的根也是在太湖边的洞庭东山,至今陆巷村里还有亲戚。但从小到大,到乡下就是去陆巷,无非就是隔几年去拿个杨梅,拿个枇杷什么的。那时候,不说私家车,公共交通和公路也不发达。去趟老家,只是蜻蜓点水,走一走山路,喝一口山泉,吃一碗农家饭,仅此而已。东山人给我的总体印象是:勤劳勇敢。总见他们在忙碌,围着那些果树、茶树……
这几年,我倒是去光福去得更多些。我是在做“非遗”调查与《口述“苏工”》的积累与准备。光福人给我的总体印象是:心灵手巧。光福的各个地方都有特色产业,比如冲山村是佛雕村,舟山村(现已划归香山街道)是核雕村,迂里村是玉雕村,还有星星点点、遍布光福的红木雕刻、红木家具,它们共同构成了光福“四雕”。一个光福镇,从艺者就有7000余人,各级各类工艺美术师有一百多位。光福,充满文化气息,充满创造活力。让我想起从前的一句老话,“苏州样,××工”,苏州历来是全国工艺出样的地方。太湖水,是聪慧之泉,灵动之湖。
终于有一个双休日的“六”,我能去光福赶集了。
“吃素碰上月大”,这天早起,不仅有霾,而且有雾,真正叫“雾霾”了。绕城高速封路,只能走省道,到光福,已过十点。歪打正着,恰是赶集最高潮。
正是冬至过后的“头九”天气,有点冷,但挡不住人们赶集的热情,光福人和四乡八邻的乡亲,成千上万,涌进了一个叫做“下淹湖”边的广场上,涌进了热气腾腾的集市。高高的铜观音寺塔,就像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在为生活在天堂里的百姓祈福。
这里本该还有一座古桥的——虎山桥,很有名,宋朝范成大称其“古津梁”,更有“八仙”之一铁拐李用枣核下桥桩的神话故事。元朝重修,为全石三孔桥。明万历年重修,改三孔为五孔,桥中央还建了亭子,成为光福一景,有“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远近映带”之美。清代重修,民国坍塌。新中国成立后,重修、重建过几次,可惜都是水泥新桥。老桥彻底不见了,甚为可惜。
集市,就像个露天大超市。按商品部类分成若干区域。高音喇叭放着戏曲和音乐,有的出摊人举着电喇叭,说着段子,做着广告。现在交通发达,外地人开着卡车来出货,有新疆的大枣和苹果,有陕西的核桃、山东的大白菜、常州的红萝卜、河南焦作的铁棍山药等等。服装和鞋袜占了很大比例,可以找到超市里没有的、农村老年妇女非常需要的一些物品,比如绒线帽子,还有毛茸茸的袖筒等等。逛集市者以中老年人为主,当然主要服务对象也是他们。在一个摊位上,我见到久违的“红灯”牌半导体收音机,像本书那么大。我父亲生前的最后几年,行动不便,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坐在藤椅里,手里捧着这个“红灯”机,听着评弹,在冬日的阳光下睡着。在这个摊位上,我还见到了一种形如小电视机、薄如书本的电器产品,我问是啥?摊主说:这是老年人用的“ipad”。中国的市场经济真是了不起,有需必供,有求必应啊。
摆摊的也有不少当地人,光福是花木之乡,集市上少不了时令花木和各种小盆栽、小盆景。在一个卖竹制品的摊位上,我与石老伯攀谈起来,他是个篾匠,当地田舍村人。如今老屋子、老村落都被拆了,农民集中住进了高楼,老伯说,没有了自留地,没有了场地,不能养一只鸡,不能种一棵竹,一百二十个不习惯。特别是他一手好手艺,全无了用武之地。手艺人不动动手会痒的,于是,他买了几根竹子,在楼下劈成篾,上楼在阳台上编篮子。今天是他第一次上集市亮相他的作品。他告诉我,卖得还挺好,让他很开心。是啊!也许我们已不再需要篮子,篮子只是一种符号,看着它,知道自己从哪里来。
此刻,集市上的顾客越来越多,四通八达的走道上,人们摩肩接踵,很多人手提肩扛,满载而归,也有很多人两手空空,什么也没买。但人人脸上都堆着笑,是一种释放,是一种满足。广袤的农村,淳朴的农民,他们更需要田野,需要土地,需要端个饭碗串个门,需要河边树下拉拉家常,光福的艺匠们也许更需要对着某件作品评头论足。这一切都已渐行渐远,当这一切都不再拥有时,赶集成了农民期待的活动。每十天一次,似乎间隔很近,其实对每集必赶的人来说,或许还会觉得间隔的时间太长……
(szlaon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