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班路上,路过几家银行的时候发现门口人头攒动,其中大多数是老年人,第一反应是聚集这么多人难道是在找银行讨要说法?出于职业敏感过去问了一问,原来除了一些是存的活期来取现外,大多数是定期存款到期了来办转存的。
关于现在的活期存款基本就不说了,一年0.3%的利息基本忽略不计;就算是定期存款利息也在经过几次降息后降到了1.75%,尽管各家银行在此基础上都有所浮动,但也不超过2%左右。而2017年1月预计同比增长2.8%,也就是说无论是名义还是事实定期存款都跑不赢通胀。我们正出于负利率时代。所以,谈到理财的时候,一个基本的标准是必须要跑赢通胀才不亏本,否则资产就是在不知不觉中缩水。
但是,在银行的门口看到仍然有这么多老人把钱放在银行吃定期利息,只是让自己的养老钱亏的存比活期少一点而已。当问到为什么选择定存时,大部分老人给出的答案都是一致的,归纳起来就是:一,理财产品看不懂,不会买;二,2016年媒体密集报道的互联网金融“爆雷”给他们感觉骗子太多了;三,觉得存在银行比较安全。
老人选择把积蓄在银行存定期虽然不是买理财产品,其实也是一种理财方式的选择,虽然保守而且在现在的情况下显然是亏损的;但大多数情况下本金还是安全的并且可以随时取出来。总的来说收益少一点,但是流动性很强;对于一些连智能手机都不太会使用的老年人来说,直接在银行柜台办理确实方便,而且还能够安心。
互联网金融作为创新已经发展了好几年,但是大量的老年人重新回到银行去存跑不赢通胀的定期,显然是金融创新出现了不可回避的问题,这是金融创新失去市场信任的一个缩影,虽然规模不大但已经值得所有经济创新企业深刻思考。
记得曾经有一个不典型的案例,某市的汤奶奶在2001年存入了5000元,十五年后也就是2015年汤奶奶想取出这笔钱的时候,银行以存款时间太长查不到为理由拒绝办理取款,最后还是在媒体介入下,经过几番波折才把本息一共6900元取出来。2001年的时候,上海内环以内的房价也不过六七千一平米,但是在2015年内环的房子已经基本消灭五六万一平米的了。于是,很多老年人的理财观念走进了另一个极端,成为激进的投资人。
这些老年人通过一辈子的财富积累,手里掌握了一定的资金,虽然他们有强烈的投资需求,但由于金融知识的落后和风险识别能力的欠缺,往往陷入各种金融骗局折了“棺材本”。
原始股骗局、艺术品骗局、互助金融骗局、石油及贵金属现货交易骗局、邮币卡骗局、虚拟货币诈骗、P2P“骗局”等成了重灾区,有的骗子直接设计针对老年人的理财骗局,用尽各种招数专骗老年人的钱。有数据显示,老年人中65岁以上的独居老人最容易上当受骗,除了骗存骗贷,各种所谓高收益的虚假金融产品特别受到他们的青睐。
现在社会老龄化日益加剧,老年人退休收入有限,退休收入的增速也低于通胀率,老年人理财的需求已经成为刚需。对于老年人来说,有理财意识是好事;但也要量力而行,特别是要注意安全性和流动性,不要相信高收益零风险的理财产品,毕竟一生的积蓄来之不易,是老有所依和安度晚年的保障,一旦被骗对今后的生活将带来极大的影响。
网信盾互联网信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财务分析师周健认为,老年人理财应以稳妥为上,可以选择购买国债,或者安全可靠平台的低风险理财产品,这样在提高收益的同时保障本金的安全。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购买理财产品如果实在不懂产品,那么选择平台就是第一位的,一定要选择合规、评级高、风控好的企业。他特别提示老年人,收益率超过10%的理财产品要特别当心,因为意味着风险是比较大的。如果实在不放心只做储蓄的话,也记得同时对比一下不同银行间的利息差异,一般来说城商行给出的利息会略高于几大国有银行。
周健说互联网金融作为金融服务的创新,原本不论是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消费理财、服务三农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都十分有益的好事;但是一些歪嘴的和尚把一本好经给念坏了,导致市场存在了严重的信任危机。他呼吁,全社会应该合力开展金融消费者教育和宣传,让金融欺诈无处藏身,尤其是经济创新企业要承担防范金融风险的社会责任,重构信任服务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