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老年网

白云悠悠黄鹤楼

南园

加入时间:2016-11-7 10:58:53    点击:345


    昔人驾鹤去西游,空矗江边黄鹤楼。碧草仍然含别绪,江流依旧似离愁。题诗跃跃音容在,搁笔怊怊相貌留。辗转凤凰台上赋,骚坛两阙亮春秋。登上黄鹤楼,脑海里总会出现三幅画面:晴空一鹤,排云而上;李孟醉别,依依不舍;李白观诗,搁笔而去。

  郁达夫诗云:“江山亦要文人捧,堤柳而今尚姓苏。”文人是江山名胜最好的广告代言人,西湖若不是苏轼、白居易等文人的题诗吟咏,断不会有今天的名气。游西湖,苏堤、白堤是必去之所,还不是看在苏轼白居易的名气!西湖中的楼外楼出名,还不是因为林升的“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题临安邸》)这首诗?扬州之于杜牧,黄州之于苏轼,敬亭山之于李白,寒山寺之于张继,醉翁亭之于欧阳修等等,莫不如此。可以说文人的足迹走到哪里,哪里就是名胜。文人的笔是马良神笔,哪怕在最枯燥荒凉没风景的地方也会画出勾人心魄的美景。

  楼,因名人而成名楼的同样数不胜数。就说这最着名的“中国四大文化名楼”吧,岳阳楼是范仲淹捧红的;滕王阁是王勃捧红的;鹳雀楼是王之涣捧红的;黄鹤楼则是崔颢李白联手捧红的。离开了这些着名文人的神笔,它们只不过是再普通不过的建筑罢了,而经文人这一捧,却成就了永久的“世界名牌”,而且不需一文钱的代言费。

  万千名楼且不表,但说崔李斗黄鹤。

  黄鹤楼现位于武汉长江边的蛇山之巅。唐代《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孙权始筑夏口故城,“城西临大江,江南角因矶为楼,名黄鹤楼”。这里提到的矶即黄鹄矶上。1957年建武汉长江大桥时,占用了黄鹤楼旧址黄鹄矶,所以1981年重建黄鹤楼时选在了蛇山之巅。孙权建楼之目的只是用于军事,晋灭东吴以后,该楼失去其军事价值,才逐步演变成为观赏楼。登楼远望,江水滔滔,晴川历历,白云悠悠,如此赏景宴乐佳处自然少不了文人雅士的青睐。到了唐代,羁旅漂泊的崔颢登上了黄鹤楼。恰值日暮时分,举目远望,乡关遥遥,于是愁上眉头,信口吟出《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此诗一出,可谓石投静波,浪花四溅,黄鹤楼因此声名鹊起。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云:“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一日,在楚地遨游的李白来到黄鹤楼,面对江山美景,诗性大发,秀口刚启,但见一诗题于墙壁,出于好奇看了一遍,是崔颢的《黄鹤楼》。这一看不要紧,竟使诗界泰斗的李白目瞪口呆,无意识地自言自语:“绝妙,绝妙,……”一连说了不知多少遍。冷静下来后,也在墙壁上题了一首打油诗:“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题罢搁笔而去。但此事如一块石头压在心口,憋得喘不过气来。难道我这个被四明狂客贺知章奉为谪仙的诗界领衔者就这样认输?不能!我要为荣誉而战。有一年,李白游到了金陵的凤凰台,但见高台依旧,凤凰已飞;江流依旧,繁华不在,感慨涌上心头,信笔题写了《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你写黄鹤,我咏凤凰;你歌楼,我颂台;你表达黄鹤不在,江楼依旧;我表达凤凰已去,江流依旧;你用下平十一尤韵,我也依韵用下平十一尤韵;你用“使人愁”作结,我也用“使人愁”作结;你写思乡而愁,我写为国担忧而愁。看得出来,李白模拟崔诗格调的痕迹很重,想一举压倒崔颢,维护诗仙的荣誉与尊严。李白意犹未尽,还写了另一首七律《鹦鹉洲》,前四句“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表达鹦鹉不在芳洲依旧的感慨,这和崔颢《黄鹤楼》黄鹤不在江楼依旧如出一辙,模拟痕迹显然。

  后人为赞颂李白的谦虚和才华特在黄鹤楼公园建了搁笔亭,清代江夏县令曾衍东为此撰联:楼未起时先有鹤,“笔从搁后更无诗”。 

    面对江山盛景,我心潮澎湃,而面对古代文人的博雅,我唯有鞠躬表达庄严的敬意。

(szlaon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