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老年网
走近湘江战役渡口
□姜宏
加入时间:2016-12-12 10:00:11 点击:508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之际,我来到了湘江战役旧址,沿着当年红军将士的足迹,重走了一段长征之路。
那天下午,我驱车行进在桂林东北方向,湘江沿岸的兴安县、全州县和灌阳县。所经之地,沿途沿江,可见许多当年的激战遗址以及重修的纪念碑亭、红军烈士墓等。湘江战役就发生在这方圆百来公里、纵深数十公里的三个县区之间。在我眼中,比起绿水青山的漓江、遇龙河,这可是桂林的一道血染的红色风景线。
重走这段河水萦带、群山纠纷、湘江北去的长征路,我参观了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湘江战役纪念馆、觉山阻击战、新圩阻击战和光华铺阻击战旧址以及作为当时湘江战役指挥部的红军堂等。一路上,影视中的长征、史料中的长征和文学中的长征,那些从前的视听印象一起向我涌来,让我边走边思,边行边摄;而那几首少时就耳熟能详的《映山红》《红星歌》《十送红军》又不时在心中重唱。几个小时就这样很快地过去了。
临近傍晚,我匆匆赶到地处兴安县城西南狮子山的湘江烈士纪念碑园。尽管已到了下班时间,但工作人员看我风尘仆仆远道而来,二话没说就重新打开大门让我入内参观。湘江烈士纪念碑园占地宽阔,碑石林立,庄严肃穆,气势宏大,由主碑、大型群雕和湘江战役纪念馆等组成。主碑高达34米,耸立于狮子山顶,上部为三支直插蓝天的步枪造型,象征着“枪杆子里出政权”,下部为圆拱形碑亭,在圆拱形碑亭两侧各有一名红军战士的雕塑,喻示着“忠诚、勇敢、善战”。整个大型群雕为灰白花岗岩雕成,高11米,长46米,分别由四个巨型头像和五组浮雕组成,它艺术地再现了当年红军突破湘江第四道封锁线的伟大壮烈。远望整个纪念碑园的造型,主碑和群雕由一线四折共201级的台阶连接,陡峭的台阶寓意着中央红军突破湘江封锁线的波峰曲折。
气势雄伟的烈士碑园,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大型群雕,似乎让人看到了湘江战役中敌与我、水与火、生与死的一幅幅惨烈悲壮的激战画面。1934年10月,由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指挥,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撤离中央苏区。11月下旬,8万中央红军在连续突破敌人三道封锁线后,进抵湘桂边境。这时,蒋介石调集40万大军在湘江以东地区布下了号称“铁三角”的第四道封锁线,试图在此全歼中央红军。面对生死存亡的危境,红军将士用阵地战浴血奋战7个昼夜,以折损过大半的惨重代价分别由兴安县的界首、全州县的大坪、凤凰嘴三个主要渡口用血肉之躯冲出了重围,突破了湘江。
我走近烈士碑园东侧的湘江战役纪念馆。纪念馆建筑设计别具一格,外观红色,造型为红军八角帽,八角帽正中有颗红星。纪念馆旁的一块巨大碑石,刻有迟浩田上将的题词:红军突破湘江陈列馆。纪念馆内的陈列主要通过“苏区风云”“兵临湘江”“突破湘江”“历史选择”和“精神永存”五大版块,并辅以各种战斗场景的模型图、情景再现、实物展示、图片介绍等,栩栩如生地再现了湘江战役的历史画卷。
参观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展示湘江战役的那个大沙盘。一是通过前方的银幕,播放湘江战役的敌我攻守态势和三个阻击战的战况,二是通过银幕下方的沙盘,用声光电等现代技术全景式展示了湘江战役的恢弘历史画面,让人身临其境,并对整个湘江战役中关键的三场阻击战有了全方位的了解。
界首渡口是红军突破第四道封锁线的重要标志。夜幕降临前,我又穿过界首大桥,来到界首渡口,并直奔作为湘江战役红军指挥部的“三官堂”。“三官堂”因供奉天官、地官和水官而得名,现又称为红军堂。红军堂的正门恰好对着界首渡口。
走进这幢古老破损、墙面开裂的红军堂,穿过前后两厅及其中间的天井,我凝视着南墙上的“红军长征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指挥部旧址”,脑海中浮现出当年朱德、周恩来、彭德怀在此指挥红军渡江及其阻击敌军的情景。
走出红军堂,我来到湘江岸边,伫立界首渡口,东岸是古镇,镇内有红军街,西岸是茂密绿林,青翠欲滴。当年那“血染湘江,枪林弹雨”的惨烈战况,早已暗淡远去,没了踪影。
我沿着界首渡口顺流而下,又逆流而上,轻轻地踏上了岸边水中的一块石礅,石礅上长了不少青苔,踏上去还有些腻滑。石礅任凭风吹浪打,依然立于江面,默默地注视着长眠于此的三万多红军英灵。
夜幕徐徐降临,我仰望星空,感慨万千。湘江历史的天空,闪烁着无数的红星,湘江两岸,有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
历史是不能忘记的,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湘江战役是长征途中最为惨烈、最为悲壮的战役。仅此一战,红军损失官兵三万五千多人。正是因为湘江战役的惨重损失,才唤起了红军将士要求改换军事领导的呼声,迎来了渡江之后的通道会议和黎平会议;后者彻底改变了红军的战略进军方向,最终促成了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从而实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性转折。
(szlaon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