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关于伪君子
人有时候很奇怪,了解一个人不用了解他的全部,只需凭借只言片语,凭借简单的行为动作,甚至凭长相,也能判断一个人的精神修养。尤其是精神分析的心理咨询师,他们一定会高度赞同,因为他们经过长期复杂的训练,特别善于从别人的外貌长相、简单的话语、简单的动作,甚至简单的一个眼神,来把握对方的内心。这种把握往往非常可靠,因为咨询师所把握的不是对方的语言本身,也不是动作本身,更不是外貌本身,而把握的是这些东西背后的情感动机。一个人的语言动作等都可以骗人,但语言动作背后的情感动机是骗不了人的。比如一个人站在台上,面红耳赤,声音发颤,两条腿不停地乱动,拿着演讲稿的双手也在不自觉地颤抖,但是嘴上告诉你:“我不紧张!真的,我一点都不紧张……”这种话,你多半不愿意相信。咨询师在这种情况下,宁肯持保留意见,采取怀疑的态度,不轻易相信对方的话语。
念高中的时候,经常留意到一些意见,是关于对金庸先生的评价。国内的一个挺有名的文学奖项,忘了叫什么名字,金庸先生连年被提名,大众支持率极高,但就是每年都过不了专家这关,连年被专家拒之门外。我很为他们负责任的评审态度所感动,当时也特别赞同专家的做法,觉得“金庸”这么庸俗的作品,怎么能进文学这种严肃的圈子?说这种话的时候,我因为文学两个字的高尚和神圣而感到有些自豪,有一句潜台词:“那些喜欢金庸作品的庸俗的大众,你们懂什么文学?”潜台词说得再明白一点:“我本人其实是懂文学的。”
非常幸运,我后来学了心理学,而且不是国内的主流心理学,是心理咨询。要做心理咨询,首先必须提高自己的健康度,也就是自己要不断接受咨询,参加自我成长小组。精神分析的小组有一个好处,就是在这里所有人的缺点都被暴露无遗。每个人的眼光都特别凌厉,而且小组里的人都比较真诚,他会诚实地说出你的问题和缺点,尽管这往往让人挺难堪。一个人要承认和面对自己的脆弱,需要很大的勇气,并不是随便就能做到的,在众人面前承认自己有问题,这一点首先就会让人挺难受。
当有人指出,我那个自以为是的人格非常招人讨厌时,我起初不愿意承认。第一反应是:“你懂什么?头脑里很乱,我怎么可能自以为是?我这么实在的人?”经过长期的成长,小组的好处体现出来了,因为群众的眼睛往往是雪亮的。如果小组里十个人,就一个人咬定你,说你自以为是,那多半是他自己的问题。如果十个里有九个都这么说,你就不得不有所反省,可能这十个人都有毛病,但出现这种可能的几率是非常小的,几乎小到零;因为小组里都是些很厉害的人物,更何况这种小问题,跟正常的心理咨询相比,非常简单,还不至于一下子同时难倒十个咨询师。
当我能沉下来体会,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要处理问题,首先得发现问题,不知道自己有问题,这个问题就会一直伴随我。其实问题很简单,我这个招人讨厌的人格侧面,自以为是不是它最大的特点,它最大的特点是理智。自以为是地说“你懂什么”,那只是受到伤害的时候,我防御的一个方式而已。你不懂暗含的意思是,我没有你说的问题。当这样想的时候,可以寻得一点自我安慰。别人指出的时候,我为什么会受伤害?正是因为我内心深处确实有这个问题,只不过由于无意识的防御,当时连我自己也不知道。理智的人很容易招人讨厌,但他自己并不知道。理智的人特别善于讲道理,讲得头头是道,而且不带情感色彩。当一个人把自己的情感动机隐藏在背后,而说一些很冠冕堂皇的大道理,会让人很难受。
把自己的问题处理了,自己的健康度有所提高,回头再去看别人的问题,就会一目了然,过去看不见的问题,现在变得异常清晰。精神分析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其实就是这么个过程,不断地解决自己的问题,自己越健康,越容易发现别人的问题。自己从来不参与体会,不处理自己的问题,却想成为咨询师,这在我们看来是不可能的,我们从来不承认这种人可以做咨询师,第一,没有体验过的人不可能真正理解。第二,自己不健康的人没法给别人做咨询,你有多健康,你就最多只能把对方带到相应的健康度;你的问题比来访者还严重,想给对方带来健康是不可能的。
回到刚才的话题,理智的人招人讨厌但是自己不知道,有一些体会之后,现在回头去看,我能更清晰地理解,为什么那些专家会一再地把金庸拒之门外,而丝毫不能接受读者的意见。那些专家拒绝金庸一定会有他们的理由,而且乍看会非常有道理,甚至让你感到无法反驳。仔细体会专家的话就会发现,他们说话多半不带感觉,他们的情感动机是被深藏的。这就是他们的心理问题所在。但我这样说,决不是要让专家都感情用事,让评审失去客观标准,这恰恰是笔者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我要表达的是,针对那些过于理智的人,应该适当调动自己的感觉,合理调动自己的感情,而不是堂而皇之地用一个合理的理由来回避情感,完全不带入的感情色彩,这样的标准未必就是客观的。我相信在那些排斥金庸的人中,背地里抱着金庸的书狂啃的,大有人在,至少笔者当时就是一个。
在没学心理学的时候,读到岳不群前面部分的表现,以为他是一个正人君子;如果是现在读到同样的故事,我更愿意持保留意见,熟悉荣格心理学的人不难理解,一个人表现得过于理智,经常说些冠冕堂皇的大道理而不带感情色彩,这种表现是很不正常的。岳不群这个人,一看就知道他不会是什么好东西。他后来的表现完全印证了这一点。所以,心理分析的咨询师从有限的外在表现来把握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不是没有道理的。岳不群的表现,跟心理学理论假设的高度一致,可能出于巧合,也可能出于一些别的原因,但我更愿意相信,这都是出于对人性的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