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淮海战役中,为什么邓小平当了总前委书记?
在解放战争中,伟大的淮海战役歼敌55万之众,写入了世界战争史。这次战役的最高领导人为总前委书记邓小平。
正是这一次大战,使得邓小平的军事生涯达到巅峰。
当时邓小平是中原野战军政委,而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的领导人中,还有刘伯承、陈毅、谭震林、粟裕等不少人,邓小平不能是说两大野战军的第一首长,为什么偏偏他当了总前委书记,而不是刘伯承、陈毅抑或其他人呢?
这之中,有一份粟裕的功劳。
淮海战役,首先是华东野战军提出来的。
当时华野正在攻打济南城,胜利在望。济南战役的总指挥为华野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粟裕。因为山东曲阜孔庙是历代帝王烧香磕头之地,粟裕考虑到蒋介石不敢轰炸这一闻名中外的圣地,把华野指挥部设在这里。9月23日,他在孔庙召集各纵、师指挥员作战会议,研究下一步军事行动。
会议开了整整一天,众人发表了很多好意见。最后粟裕手一挥说:“同志们,济南战役结束后,我同意下鲁南,出苏北,战淮海!第一步,攻占淮阴、淮海,并乘胜收复宝应、高邮;第二步攻占海州、连云港,使山东、苏北解放区连成一片,进而消灭徐州之敌。”
这个方案获得了大家的通过。
这就是最初意义的淮海战役的设想。
24日早晨,粟裕向中央军委、华东局、中原局发电,提出了下一步行动方案的请示。当天,远在千里之外西柏坡的毛泽东收到电报,心中大喜,马上喊来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人商量,并且说:“好个粟裕,胃口不小嘛!打淮海,有魄力,好!”
第二天,毛泽东代表中央军委复电粟裕:“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
粟裕的建议也获得了正在豫西作战的中原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和副司令员陈毅的支持。
大战就在眼前,谁来担当前线主帅呢?
10月31日,粟裕审时度势,又向中央军委发电建议:
“此次战役规模很大,请陈(毅)军长、邓(小平)政委统一指挥。”
粟裕提出了两个指挥人选。
不知为啥,粟裕没有提由刘伯承司令员指挥。但是,他的建议又获得了毛泽东的同意。
11月8日,淮海战役打响。当战斗进行到第一阶段最关键的时刻时,11月16日,中央军委向两大野战军发出电报,决定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五人组成淮海战役总前委,刘、陈、邓为常委,其中邓小平为书记。
毛泽东为什么选择了邓小平为总前委书记?
就是根据粟裕的上一个建议而确定的。 |